第一章 突然的政变(3 / 20)
老将军,仿佛一尊尊泥胎偶像。
就这样过了好一阵子,张奂才抛下那小木棍儿,环顾满营将官叹息道:“我心里难受……当年秦始皇筑长城,恐匈奴绕道入侵,特意从五原郡迁徙百姓建造了这座云阳城。今日它却被羌人摧毁,无数百姓死于非命。老夫实在是罪责难逃!要是能早一步从并州转移过来就好了。唉……尹司马,可有羌人余部逃窜的消息?”
军司马尹端赶忙回答:“属下已经打探清楚了。先零羌(羌人部落之一)一部死伤殆尽,余众绕过高平退入逢义山驻扎。大人,咱们是不是现在就起兵追击呢?”
张奂却摇了摇头。
“您决意招安羌人 ?”尹端反而问道。
“嗯。”
“皇上天恩无尽,大人仁心宽宏,实在是朝廷之幸、百姓之幸……”尹端话锋一转,“只是羌人素来不讲信义,自我光武皇帝复汉中兴以来,数征数抚却皆是旋而复叛。孝安皇帝时虞诩在武都大败羌贼,其余众流入益州,这将将几年的工夫小疾便养成大患,竟又攻城掠地大肆作乱。如今您一统三州兵马,若能乘得胜之师一鼓作气扫尽余贼,实是为朝廷除一心头大患。将军若因一时之仁放去此患,难免日后他们还要卷土重来再动干戈。您万万要三思呀!”
张奂听了他的话,脸上一点儿表情也没有:“我何尝不知这些?羌人的确是我朝大患,今天这个战局难得确也不假,但我当过几年大司农,咱的家底儿我心里有数!这一回征匈奴、退乌桓、败羌人,耗费无法估量,朝廷还能再掏几个钱出来?”说着他故意扫视了一下众将,“打仗打的是钱粮!如今这里十万大军每行一步都得金银铺地、粮草开路,兵发逢义山谈何容易?更何况……”
张奂说到这里突然顿住了,他本想引孔圣人那句“吾恐季氏之忧,在萧墙之内”,可话到了嘴边又咽回去了。他虽身在军旅,但朝廷里的事多多少少也知道点儿:当今皇上自党锢之变愈加宠信宦官,王甫、曹节等一帮阉人主事,到处索要贿赂、排斥异己;皇后窦氏一族日益强盛,已掌京中兵务;而主政的司徒胡广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好人”,正经事一点儿办不来,就知道到处抹稀泥;还有个护羌校尉段颎处处与自己争功斗势,此番作战他竟按兵不动暗中拉自己的后腿,现在又一猛子兵进彭阳,明摆着要来抢功劳。除了这些羁绊,司隶校尉曹嵩才是最令人头痛的角色!曹嵩既依附宦官又和段颎穿一条裤子,自己的大军就身处他管辖的三辅地面,他还兼着供给军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