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四年后重返洛阳(3 / 18)
这也是曹嵩肯以子相托的原因。可不知为什么,曹胤却有一种避世的思想,认为官场污秽不堪,以至于闭门读书不问世事,甘愿过清苦的日子。虽然他闭门不出,但风闻不入耳的事情总要发发牢骚,上到公侯列卿、下到县佐书吏,竟没有一个他骂不到的。近两年来,这样的发作越来越频繁,曹操见得多也已经习惯,不再徒劳地解劝,而是默默替他捶着背。
曹胤依旧愤愤不平,将族里上下的人数落个遍。曹操只管捶背,直等到他渐渐骂不动了,才笑道:“七叔,您这样坐在家里干骂又有何用?有话何不当面锣对面鼓跟他们说?”
听侄子这么一问,曹胤却不言语了。他虽有许多事情看不惯,但终不敢对人发火,只能独善其身闭门生气罢了。
曹操同他生活了四年多,早将他的脾气摸透了,捶着他的背说:“您最近咳嗽很厉害,不要生这等无用的气啦。您要是真觉得世风不正,就出去做一任官,哪怕是区区县尉,做一番事业也是好的。若是闭门而居,就莫操心那些乌七八糟的事儿,咱们夏听雨声冬观落雪岂不是更好?”
曹胤摇摇头:“罢了,你小子说得对,不生这等干气!子曰六十耳顺,我才三十就这副德行,看来还差得远。毕竟他是洪儿的伯父,不看大人的面子,还需看孩子的面上。”他就是这样自我解嘲。
“七叔,有件事我一直想问问您。”
“说。”
“我有没有亲生的伯父活在世上呢?”
曹胤一怔,仿佛是被锥子扎了一下直起身来,瞪了他一眼:“你听到什么风言风语了吗?胡说些什么混话!”
曹操本是揣着一肚子的疑问试探曹胤的,却瞧七叔反应如此抵触,索性把话挑明了:“我已经知道爹爹的身世了,夏侯惇的爹爹就是我伯父……没错吧?”
曹胤没有直接回答,把头又低了下去:“唉……这事儿不过是层窗纱,你何必非要把它捅破呢?既然过继到曹家,就是曹家的子孙,弄清楚这些又有何用呢……你还是不要问了,问清楚了心里也是病……”
“七叔,不弄明白,这病搁在心里更难受。”曹操抓住他的肩膀,“有件事我思来想去始终不解,放着你们这么多侄子,为什么我爷爷要舍近求远过继乡邻之子呢?”
这件事似乎触到了曹胤的痛处,他脸上泛起一阵羞耻的红晕,面庞抽动了两下,但还是开了口:“自从你认识夏侯惇,我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你如今也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