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误打误撞平定汉中(10 / 17)
不啻为国中之国,有些人竟不知汉家天子为谁,也不清楚天下是何等局势。
没有律令、没有衙役、没有钱币、没有商贾,百姓却生活得有条不紊。路上义舍里的米肉可以任意拿,却没人贪心多取;犯罪之人竟以修桥补路的方式赎罪;教中祭酒、鬼卒与普通百姓并肩而行,没有等级差异……最令曹操震惊的是府库,张鲁逃走竟没带走一丝财货,库内金银布帛堆积如山,甚至有不少还是苏固当太守时的东西,封存了三十年;更难得的是南郑在无人统驭的状态下维持了半个月,其间竟没人打这些财宝的主意!
“张鲁如今在哪儿,打听清楚了吗?”目睹了这些,曹操已迫不及待要见见这位天师。
辛毗禀奏:“他从米仓山遁往巴中,投靠了夷王朴胡、賨邑侯杜濩。”巴郡山岭众多,聚集大量蛮夷。其中板楯蛮是势力较大的一支,其首领朴胡统辖罗、朴、督、鄂、度、夕、龚七个姓氏的部落,自称“七姓夷王”。賨(cóng)人[2]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族群,乃殷商时期賨国后裔,其首领被汉廷册封为賨邑侯,世袭罔替,免缴租赋;如今的賨邑侯杜濩与张鲁甚是交好。
这些部落原本成不了气候,只因天下大乱,他们趁势而起,虽然没多少兵,却颇具地方人望,故而刘璋、张鲁皆欲收南蛮为己用,多年与之共处。曹操嘻嘻而笑:“孔丘有言‘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我看张鲁也是待价而沽,你看看这些教民和蛮夷,没有他张鲁能得这地方的民心吗?”
孔桂就在一旁听着,忙道:“天下之民皆感主公之恩,他张鲁又算什么?我看这妖人是惺惺作态,自知罪孽深重,留府库以媚主公。”
“非也非也。”曹操凝望着丰厚的仓廪陷入遐想,好半天才感叹道,“汉中被他治理成这样,他还要钱财何用?一个人要是活到不靠钱就能生存的地步,就不是惺惺作态所能达到的了……”这话中竟有一丝钦羡嫉妒之感。
孔桂见他并无恨意,话锋一转又改成了赞誉:“主公说得是,既称天师多少也得有点儿道行,可能这些米贼也会些修养长寿的秘法,主公何不招来问问。”
曹操反而道:“不提这个我倒忘了,皇甫隆至今还没回信吧?”吓得孔桂连连退步,再不敢往前凑,回头瞅了身后的赵达、卢洪——拿下汉中老头子本来挺高兴,也不喊头疼了,可自昨晚这俩人来到,密谈之后脾气又开始阴晴不定,他们到底说了什么?
“陈季弼、辛佐治,你们清点府库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