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曹操晋封魏王(5 / 16)
就来到听政殿。书案上的公文、战报早堆得小山一样,侍卫上前禀奏:“五官将和临淄侯都曾请见,孔大人也来过,请主……”
“不见,叫他们忙丧仪去!”曹操迫不及待坐下,“今日所有臣僚一概不见……只召谏议大夫董昭上殿,越快越好!”
晋封魏王
建安二十一年,就在曹操成了魏公两年半之后,他篡夺汉室天下的步伐突然加快了。二月辛未日,曹操以太牢之礼祭祀魏国,并下达《春祠令》解释对宗庙祭祀的礼仪规格;三月壬寅日,又在邺城再次举行籍田礼,并制定了秋季讲武之礼。
稍有些见识的人都能预感到这一系列礼制活动意味着什么,而与此同时许都方面也在紧张运作着。没过多久在董昭、华歆、潘勖等人的炮制和天子刘协的配合下,一份晋封曹操为王爵的诏书颁布天下:
自古帝王,虽号称相变,爵等不同,至乎褒崇元勋,建立功德,光启氏姓,延于子孙,庶姓之与亲,岂有殊焉。昔我圣祖受命,创业肇基,造我区夏,鉴古今之制,通爵等之差,尽封山川以立籓屏……今进君爵为魏王,使使持节行御史大夫、宗正刘艾奉策玺玄土之社,苴以白茅,金虎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十。君其正王位,以丞相领冀州牧如故。其上魏公玺绶符册。敬服朕命,简恤尔众,克绥庶绩,以扬我祖宗之休命!
(《进魏公爵为魏王诏》,全文见附录)
这份诏书夸耀曹操“秉义奋身,震迅神武,获保宗庙,华夏遗民,无不蒙焉”,将他捧为当世的伊尹、周公;并公然否认汉高祖“非刘不王”的祖训,欲“尽封山川以立藩屏,使异姓诸侯亲戚并裂土地”,劝其早正王位。总而言之一句话——若曹操不当魏国之王,就对不起我大汉之祖宗!
也亏这帮逢迎的大臣和马屁文人,竟能把这么滑稽的逻辑修饰得花团锦簇。
曹操自然一如既往地谦虚不受,这边三上辞书,那边三下其诏。最后弄得皇帝刘协没办法,竟御笔亲写了一道诏书,声称“今君重违朕命,固辞恳切,非所以称朕心而训后世也”。堂堂天子被逼得亲手写信,劝大臣在自己的江山称王裂土,何等痛心无奈?
面对如此恳切的请求,曹操最终不得不“屈服”。于是建安二十一年四月甲午(公元216年3月30日),曹操接受朝廷赐予的印玺、虎符,晋位称王。值得一提的是那位御史大夫郗虑终于不堪一次次的驱驰,卧病不起,改由与曹营关系亲睦的宗正刘艾代行御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