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失汉中,统一天下的最后一丝希望破灭(2 / 18)
是谗言诋毁,怂恿曹操废太子,无论曹彰、曹植,只要不是曹丕继统便性命无虞。
曹操正心绪烦躁,竟没察觉他意图:“看来寡人得好好训教一下子桓了,你把孙资、刘放叫来。”他要明发教令斥责太子。
“诺。”孔桂暗喜,这道令发下
去曹丕大折颜面,再有丁仪兄弟帮腔使劲,长此以往还愁太子不倒?他领命便去,哪知刚转过身却见帐口早已堵住一名大臣:“呼唤秘书郎何事?大王莫非有令?”不知什么时候侍中桓阶来了。孔桂深知桓阶是公然力挺曹丕的,不禁咬牙——这老家伙好长的耳朵!
桓阶来送军报,走至帐口听里面提及太子之事,见曹操动了火,这才赶忙进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治国以平安和顺为善,居家以息事宁人为上。大王教谕太子乃是出于一片慈爱,但若明发教令,只恐勾起朝野议论,若不逞之徒从中生事,非社稷之福。刚才孔大人说得好,此皆家事,既然家事就照家法办,命校事之辈私下给太子带个话就行了……”说着他又笑呵呵瞅向孔桂笑,“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孔大人 ?”
这话入情入理,孔桂只得随口答应:“是是是。”
经他一劝曹操也清醒多了,想起两年前借司马门之事明发教令贬斥曹植,搞得曹植惶惶不可终日。如今老三已经整趴下了,难道还要再整老大?折腾来折腾去,叫群臣怎么看?便叹息道:“算了,他也三十多岁了,好赖就这样吧。”
桓阶暗自松口气,这才递上奏报:“轲比能使者已至邺城,送来些贡品,还遣回不少流亡关外的汉人,恳请朝廷准许互市。”
孔桂见缝插针:“什么塞外之雄,还不得乖乖给咱大王上贡?这都是鄢陵侯的功劳啊!”吹捧曹彰也就是变相贬低曹丕。
桓阶不容他再多嘴,忙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轲比能毕竟没与咱交战,主动称臣必有图谋。朝廷素来是以胡制胡,如今步度根、素利等部皆非轲比能之敌,若再开互市,轲比能更加富庶,只怕不久就要统一鲜卑了。邦内孙、刘未灭,后又兴一强敌,此事甚为可虑。”
曹操思索片刻道:“话虽如此,但他既主动遣回流民,若是不允似乎不近人情,也叫匈奴、乌丸等辈瞧着不美。咱们不妨答应他,但只能开一市,而且只能交易布帛、瓷瓦,凡粮食、铜铁、书籍概不可外流。”铜铁可以打造武器,读书能增长才干,这些不能让胡人得到。绫罗布匹都是丝织的,瓷瓶瓦罐不过是烧熟的泥;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