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尾声 汉末众生相(大结局) (1)(13 / 22)
未全失,又义无反顾回到我麾下;这次荆州完全失守,他又投降孙权,却再也不归了……为什么?因为荆州是他们的家,有他们的亲族、他们的田园。潘濬、郝普未尝不忠我,却更难舍故土。荆州人的根永远在荆州,如果失去家乡,他们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岂能再全心辅佐我?
即便那些追随我多年的人就一定可靠吗?士仁乃幽州之将,自我在公孙瓒麾下时就追随左右,仅仅不忿于关羽权重,就束手降敌了;糜芳乃糜竺之弟,与我本有郎舅之亲,结果又怎样?
蜀中之士未全心归附,荆州之士若再一动摇,我就完了!
不行!荆州一定要夺回来,不但是给荆州之士一个交代,更为巩固我的王业!
想到这里刘备深吸一口气,给自己鼓劲,横下心继续观看地图;可当他的思绪随着墨笔勾画的地形畅想时,这股刚提上来的底气又渐渐泄了——
若想夺回荆州必须众兵压境。滚滚大江一泻千里,顺流而下固然容易,回来就难了。万一战事不利,逆流而上回师困难,大军横亘于江峡险地,孙权在后面趁势一掩杀,只恐半世心血毁于一旦!
风险太大,赌这一把要慎重啊……
如果舍弃荆州又当如何?只能在蜀地给荆州之士开辟第二故土,让他们身居高官、享受田产,但益州人答应吗?他们的田产、他们的前程又找谁要?他们能甘心让别人骑在头上?强权镇压固然有效一时,但不可能奏效一世。曹氏早就着手重用地方大族了,孙氏也已与江东郡望融合,我却还在搞重用心腹压制土人的把戏,比人家落后十几年,无异于兵戈未动先输一招。
长此以往,即便我能让荆州之士公正治国忠心保我,路也会越走越窄,国家将在压抑中走向沉沦。益州郡望大族被荆州人阻了前程,不会爱这个国家;地方乡绅更恨我,巴不得换个山高路远管不了他们的新主子,那时他们更逍遥;至于百姓,要以区区一州之地支撑一个朝廷,还要交赋、种地、打仗,实在太苦太累。
放弃的结果是,我能笼络住一批荆州死党,却将失去益州所有阶层的人心。只要他们竖起白旗,所有烦恼都解脱了!或许不断北伐征战能转移矛盾、避免沉沦,但蜀中之险固然把敌人挡在外面,也把自己封在了里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再说曹氏是容易对付的?关中秣马厉兵、陈仓易守难攻、栈道运粮不便,建功谈何容易?眼下比之孙权尚且不及,更不要提曹氏,以一州之力不断挑战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