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非洲(13 / 16)
到了使传统的物物交换让位于货币制度的程度。非洲人不再用奴隶、砂金、羽毛和象牙同欧洲人交换盐、料器、布匹、朗姆酒和社松子酒等。到19世纪末时,英国银币、奥地利元和美元已在这里普遍使用。
所有这些经济上的发展自然对土著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气候温和的高原区的居民由于土地被白人移民侵占,受到的影响最深。在某些情况下,整片整片的地区全供白人使用,非洲人不能耕种那里的土地,即使田地有时在休闲中。因而,非洲人不得不在白人的种植园里劳动,领取工资;有些人甚至就"定居"在白人农场主的土地上,为他们劳动,以取得为自己耕种一小块土地的特权。在其他地区,非洲人发现必须离开他们的家园,到矿山上去干活。如果非洲人拒绝提供种植园和矿山所需要的劳力,那么,白人就会采用各种强迫劳动的方法。最通常的方法是征收人头税,迫使非洲人为了挣钱交税而去干活。由于上述种种发展,非洲人传统的经济上自给自足的程度降低了。他们不再仅仅为养活自己及家庭而工作,而愈益被卷入货币经济中,并受到世界经济条件的影响。例如:工业化国家中的经济萧条直接影响了铜矿的开采,而世界棕榈油价格的暴跌立即减少了西非许多个体生产者的收入。由此可以看出,欧洲经济影响的结果是双重的:一是使非洲人卷入世界范围的货币经济中;二是直接或间接池使他们从属于在任何地方都是"老板"的白人。
文化影响 同商人、投资者、移民一起从欧洲来的还有欧洲的传教士。他们对非洲文化有深远的影响,因为他们是最先有意识地试图改变非洲文化的欧洲人。其他人对非洲文化的影响是间接的、偶然的,如他们强迫非洲人离开他们祖先的村庄、到城市或矿山去工作时的情况就是如此。但传教士却带着改变非洲人生活方式的公开目的来到这里,为实现这一目的他们运用了三大工具:教育、医学和宗教。
提供西方教育和西方思想的学校是每个传教站的一个主要部分。这些学校特别有影响,因为大多数殖民政府都将教育交给了传教士。在许多方面,教会学校就其影响而言是建设性的:他们经常教学生如何建造较好的房屋、如何改进自己的农业方法、如何遵循健康法和公共卫生的基本原理。他们不仅向学生传授欧洲语言,还教学生用非洲语言进行阅读和写作。传教士确立了非洲语言的书面形式,从而给非洲本土文学打下了基础。绝大多数选择文字生涯的非洲人都在教会学校受过教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