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的影响(下)(3 / 19)
领导坚强有力的话,这种不和本可以减到最小程度并得到控制。不幸的是,沙皇尼古拉智力有限,想象力贫乏,是一个好心但却软弱无能、优柔寡断的统治者。他那意志坚强而又十分敏感、反复无常的妻子常常怂恿他维护自己的权力,采取严厉手段。"你从未放过机会显示你的爱和仁慈,现在让他们尝尝你的拳头吧!"但尼古拉依然是个软弱的、伤感的人物,他通常听从最后跟他讲话的人的劝告。他所犯的最大错误是:1915年8月,当前线陷于灾难之中时,他决定解除尼古拉大公的职务,亲自掌握军事指挥权。他甚至比他的叔叔更不胜任这项工作,在总司令部中他是一个令人讨厌的人物。然而,他有一个不可思议的信念,认为他的自我牺牲可以挽救这种局面。"或许需要一个赎罪祭品来拯救俄国。我就是这个牺牲品。上帝的意志也将如此。"最后,他确实成了这一牺牲品,因为从此以后军事上的失败都被认为要由他自己负责。因此,最终结果是他家族的毁灭、沙皇专制政权的结束和布尔什维克的出现。
三月革命 1917年俄国爆发了两次革命:第一次在3月,第二次在11月;前者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成立了临时政府,后者推翻了临时政府,确立了苏维埃政权。第一次革命是一个使每个人大吃一惊的意外事件。3月8日,彼得格勒爆发了罢工和暴动,原因是运输工具不充足,从而导致了食品和燃料的极度缺乏。当局命令军队前去维持秩序,但士兵们却发生哗变,同示威者亲近起来。始终对杜马疑虑重重的沙皇怀疑它与此事有牵连,于3月11日下令解散杜马。杜马领导人拒不依从这一命令,因而,沙皇发现他不再能够强迫杜马服从自己。实际上,认识到自己无权力的本身就是革命。沙皇政府只是名义上的政府,并不拥有维护其权力的手段,这一点突然变得十分明显。换句话说,俄国不再拥有一个起作用的政府。这就是既从事实上又从法律上来说的俄国形势;当时沙皇尼古拉干3月15日让位给他的兄弟米哈伊尔,而米哈伊尔又于第二天放弃了王位。
没有人料到会发生这第一次俄国革命,更不用说策划这次革命了。相反,情况是这样: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为了避免街上的激进分子取而代之,必须立刻建立一种新的机构。3月12日,临时政府成立,管理国家,直到能通过选举产生立宪会议时。新政府由自由党人格奥尔基·李沃夫公爵领导,立宪民主党领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