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从大同盟到冷战(19 / 19)
地长驱直入到离半岛南端的釜山港不到50哩的地方。此后,1950年9月14日,一支美国军队在仁川登陆,远远地向三八线附近的海岸推进,并在12天内夺回了南朝鲜首都汉城。北朝鲜军队因其交通线被切断,仓卒地向后撤退,正如他们先前轻率地向前推进一样。到9月底时,联合国军队已到达三八线。
这时的问题是要不要越过三八线。由于拥有否决权的苏联已回到安理会,这一问题被转交给联合国大会。1950年10月7日,大会决定"……为在朝鲜这一主权国家建立一个统一的、独立的民主政府而采取一切有组织的行动"。第二天,美军越过三八线,迅速地占领了北朝鲜首都平壤。到11月22日时,他们已到达朝鲜和中国满洲之间的分界线鸭绿江。
此时,随着中国"志愿军"在苏联制造的喷气式飞机的支持下发起大规模进攻,朝鲜战争开始进入第二阶段。中国军队迅速地向南推进,看上去就象在重复战争的第一阶段。1951年1月初,他们重新占领了汉城,但联合国军队这时恢复并坚守阵地。3月,汉城再次易主,到6月时,战线大体上固定在三八线一带。战争第二阶段最重要的特点是:尽管中国和美国都卷入了战争,但战争还是被严格地限制在局部地区。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美国和中国都不认为朝鲜的未来是真正关系到重大的民族利益的问题。因此,美国没有使用原子弹,苏联也没有出兵。战争保持在一个"小事件"的水平上,尽管战争的规模很大。
到1951年年中时,很明显,整个战线已处于僵持状态。大规模的战斗逐渐停止了,停战谈判开始进行。经过两年激烈的、时常中断的谈判之后,1953年7月27日,交战双方缔结了一个停战协定。协定的条款反映了军事上的僵持状态。南、北朝鲜之间的分界线大体上仍与战前相同。西方列强成功地遏制了朝鲜的共产主义,维护了联合国的权威。中国人保卫了北朝鲜,使它成为满洲和西方势力范围之间的一个由共产党统治的缓冲国。当时,朝鲜的大部分农村已遭破坏,大约10%的朝鲜人已被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