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两极分化的结束(17 / 19)
恐慌,因为林彪在这篇文章中把当时的世界形势看作是"农村包围城市"。他说这些城市是北美和西欧,这些农村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中国农民曾在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占领了他们的城市;林彪预言,不发达世界的人民大众将打败进行剥削的帝国主义国家,取得类似的胜利。但林彪也强调,胜利只有通过自力更生才能取得,不能依靠中国或其他国家的大量援助。他警告说,那些主要依靠外国人的革命者必将失去同本国人民的联系,变得十分无能。因此,中国的革命学说不是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征服规定行动计划的"我的奋斗",而是一套指导外国共产主义革命者的"自制工具"。
中国不仅在革命学说方面,而且在争取近90个国家的共产党的拥护方面向苏联提出了挑战。1964年初,莫斯科声称,90个共产党中至少有65个忠于它,但中国人反称道,世界上4250万共产党员中有一半站在他们一边。1969年6月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党国际会议遭到了15个亲中国的政党的抵制。在75个派代表参加会议的政党中,14个党以各种方式提出了反对意见,例如拒绝签署会议的最后声明、尽管这一声明谨慎地避免提到诸如中苏争吵和苏联侵捷之类有争议的问题。主要由于中国的缘故,世界共产主义不再承认马克思主义教皇式的人物。尽管中国充当了一个多世纪国际外交的卒子,但它今天正在向世界最强大的两个国家提出有力的挑战。
六、两极分化的结束
到1970年——第二次世界大依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
法国对共产党中国的承认显然象【炫|书|网】征着新的全球均势。对法国来说,这是对美国的一个大胆的、有意的挑战,它标志着美国发起的对共产党中国的贸易禁止和把北京排斥在联合国外的做法开始失败。对大陆中国来说,同法国的新关系标志着苏联的经济束缚开始结束,而且,用北京自己的话说,它还标志着北京发起的团结所有"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一渴望摆脱"美国侵略、控制、干涉、欺侮"的国家和反对"苏联领导人所希望的美苏联合统治世界"的国家——的运动前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