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西方的衰落与成功 (2)(2 / 5)
炸机:美国1948年,苏联1955年。
热核炸弹:美国1952年,苏联1953年。
洲际弹道导弹(ICBM):苏联1957年,美国1958年。
人造卫星:苏联1957年,美国1958年。
照相侦察卫星:美国1959年,苏联1962年。
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SLBM):美国1960年,苏联1968年。
多弹头导弹(MRV):美国1966年,苏联1968年。
反弹道导弹(ABM):苏联1968年,美国1972年。
多弹头分导式导弹(MIRV):美国1970年,苏联1975年。
远程巡航导弹:美国1982年,苏联1984年。
新型战略轰炸机:美国1985年,苏联1987年。
自动升级军备竞赛的最新进展是发起战略防御或称"星球大战"计划。这代表了最终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一种旨在抵消迄今为止的所有核武器的新型武器系统。1983年里根总统宣布:"我要求我国科学界提供使所有这些核武器变为无效和过时的方法。"但是,正如甲的恐怖分子对乙来说是自由战士一样,因此,乙的战略防御武器对甲来说则是战略进攻武器。苏联科学家宣称,星球大战武器系统刚一建立,他们就已掌握"一种有效对抗手段"的技术。
这种狂热的、自动升级的战争准备在"悬崖勒马"哲学倡导者看来,并不是和平的序曲而是核毁灭的前奏。这一结论是基于他们与技术乐观源看法根本不同的对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分析。这种分析的基本主张首先是,在现代,人类已经从"零和关系"发展到"非零和全球关系"。也就是说,以往人类始终生活在短缺世界中。由于技术的落后,所有工业化之前的文明社会需要有四分之三的劳动力用于粮食生产,而只剩很少的劳力从事其他劳作或应急。这种状况不可避免地导致个人之间和国家之间为了生存而进行损人利己的争夺。它造成了一个"零和关系"的世界,即一国胜利,另一国就失败。在这种世界中,战争准备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战争本身就是国家政策的一种合理工具,因为战胜国通常能够依靠成功的战争而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