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预考(2 / 4)
信要紧。
说是稿纸那是半点也不打折扣,一面写满了公式和演算过程,另一面则是默写的诗词,和一些杂乱的英文单词,顾铭朗倒是想找出一面别有含义的诗词来。
可惜,没有!
可怜今夜月,相照宿江东?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氏独上海风秋。更吹……更吹……
顾铭朗果断地跳过那个和他不太熟的字眼,转而看起廖青梅的字迹来。
蓝色的钢笔字,字迹清秀,哪怕是稿纸都杂而不乱,干净整洁,一个墨团都没有。
啧啧,果然是他家小丫头,字如其人!
顾铭朗看着看着目光停在一行潦草并涂抹过的铅笔字上,精神立马抖擞起来。
“顾铭朗同志……”中间一段被涂抹过,顾铭朗凑近了看,依稀可以分辨得出,写的是……
“这是回信,勿回……”
简直是会心一击!好在廖青梅有点良心,把它涂抹掉了,后面另外补了一句。
“一切都好,但时间太紧,没有时间再寄信,不用回信,也不用等我的信件。”
“……”
这一句,还不如不加呢!
不过小丫头片子的复习情况不错,公式解答流畅,字迹轻快,其间还有她自己打气写下的“加油!”
顾铭朗失笑摇头,从旁边的信纸薄撕下信纸摆好,拧开钢笔,开始给廖青梅回信,一笔一字,灌注情思。
而此刻廖青梅正迎来高考前预考成绩的公布。
现在不像后来,只要是高三学生都能参加高考,廖青梅她们高考前有一次筛考,过了才能继续走高考这座独木桥,落榜了就只能望桥兴叹。
在廖青梅之前高中只有两年,她是改成三年后的第一届学生,与她们一起竞争的,还有学校的“老红军”班,复读班的学生。
而每一次预考过后,都有百分之八十的同学失去参加高考的机会。
预考,又被他们苦中作乐,笑称为小高考。
班上的同学都很紧张,紧张到许多女同学已经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男同学们也没了平时的折腾劲,安静地等待着判决下来的那一刻。
廖青梅也很紧张,前世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