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满天星斗(7 / 13)
《诗经》:‘皇矣上帝,临下有赫’,‘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昊天上帝,则我不遗。胡不相畏,先祖于摧’。
可现在一说上帝就想到圣经,还是翻译的锅……
但不管是龙、凤、上帝,都还是我们的文化,我们从来不会觉得祂们是娜迦、菲尼克斯与耶和华。
这就是吸收文化包容兼蓄而非被征服。
良渚文明现在学界普遍认为,它在距今4300年前,神秘地消亡了。
原因有三种可能。第一,海侵导致良渚人失去家园,被迫迁徙,分散各地,融入了其他文化。
第二,被外敌入侵,灭亡了,文化被敌人吸收。
第三,自我消亡了,因为太侧重宗教神权了,大量的生产力用于制作玉器,浪费了太多社会资源。但是因为长时间的交流融合,其他文化吸收了它的工艺。
都有可能,其中第一种可能最大,继而衍生了‘良渚北上征服论’。
但我认为征服实在太扯,更可能的是部分族人带着技术加入了北方。
这就必须从考古发现入手了。
……
首先介绍一下,古中华大地,新石器时代的几大文化圈。
燕辽区、海岱区、中原区、甘青区、巴蜀区、两湖区、江浙区。
当然还有两广和更北边的地方也有很多新石器时代文化,但兼容较少,姑且不谈。
燕辽地区,比较著名的就是小南山、兴隆洼、红山文化。
小南山距今9000年,先后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匕形玉佩、觿形玉佩、玉管、玉珠、柱状玉玦、玉璧、玉环、玉锛和玉斧等,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系统性用玉遗址。
兴隆洼距今8200年~7200年,玉器有柱状玉玦、玉斧、玉锛和匕形玉佩,有距今八千年,我国最早的磨光真玉器。发掘一对大型玉玦,制作精美,直径约6厘米,是迄今发现兴隆洼文化珏饰中最宏大的杰作,被称为“玉玦王”。
最后就是著名的红山文化。
当然辽河流域还有很多,并不是只有红山文化,只是学界通常把红山当做辽河流域的文化代表。
大概距今6000年~5000年,以极度精美的玉器著称于世。分布极广,称霸燕山以北,已经发现有近千处遗址。
器型以动物形象为主,玉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