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华沙(3 / 4)
是个独立聪明的孩子,我很骄傲。就连阿甯,也常在学校里炫耀,他有个在波兰读书的姐姐,姐姐以后是要当科学家的。这样就愈发证明我最初的决定是个错误,为此引发我们的数次争吵更加毫无意义,但其实想想,如果这是你和我们发生矛盾的唯一根源,事情倒好解决,有太多父母希望du裁子女的未来,只要相互退让理解,不至于到亲情淡漠的地步。
我们的矛盾严肃的多,而你也知道,在这点上我是绝不可以退让的。现在让我讲明白,不管你未来是否回家,我都不允许你在家里用刀叉吃饭,不允许你在家里说除中文之外的语言,不允许你在外面说你是德国人。
你是中国人,你是我们第一个孩子,你婴孩时期是吃着母乳和黑土地上收割的稻米活下来的,我还记得你母亲煮好的米糊,你能吃下半碗,然后挥舞刚从喜鹊牡丹包被里解放出来的小手;我还记得老家修缮了三四次的砖瓦院子,和屋后院子里我种的菜,你母亲栽的花;我还记得东北大片的森林,农田,河流,窑矿,那就是咱们的家,咱们的根在中国,在那片肥沃的土地上,就算她现在倍受蹂【】躏,贫弱不堪,那也不是你背弃她的理由。
咱们没有资格背弃养育了我们世代的土地。我但求你和阿甯还能记得自己是中国人,还有中国人的血肉和脊梁。一个人要是忘了根本,读再多的书也不过是个轻浮躁动的浑人。你母亲让我在信中不要说这些,她认为你还小,不懂这些,我却认为你足够大,也足够知道我在讲什么,毕竟你聪明到不足十岁就会在家用法语说混账话了,还以为我和你母亲听不懂得。那天你和阿甯一起哭,全然不认为是你自己的错误,还顽固的冲我大喊,叫我干脆打死你。
我打你是为了让你记住,你的头发和双眼到底是什么颜色,不能让中国人的外表成为我们唯一拥有的东西。
你到我的年龄,就会懂我的苦心。我这个做父亲的,不求你和阿甯前途远大,只要为人不忘本,平安健康就好。
如果你尚不肯原谅我,就当作是给你母亲一点慰藉,回一封信,也给阿甯一封。
父亲
温洺君
温娴又将前八封信全看了一边,大致把前情了解了一下,就目前来看,温娴家里的矛盾不算很大,主要集中在她身上。信中提到了两代人对温娴未来出路的分歧,父母是开明的,没有在她高中毕业后就让她随便找份文书工作,然后收拾收拾嫁人,但这样更引发了分歧,爸爸想让她继承父业学经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