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三番点破(4 / 6)
鱼小虾不少,还有些小鲶鱼,小泥鳅的,武松用柳条成一串一串的,约莫穿了有五六十串。
此时张玉兰已经摘了许多田艾回来,按着武松的指示,只是摘下上面鲜嫩的部分,然后再溪旁洗干净,从来没做过这种事的她,倒也做得似模似样。
盈月更是乖巧,雇了两名汉子,带来了各式炊具,还有砧板菜刀,兼职把整个厨房都搬来了。
武松在柳树下点了篝火,把一串串的鱼虾插在一旁,慢慢烘烤,张玉兰吩咐盈月把带来的食物全部分给田里劳作的农民,说吃武松做的便可。
武松也不含糊,用菜刀把田艾剁碎,和上面粉,做了两份,一份是甜的,一份是咸的,用铜盘盛放,煮熟后,如同过年蒸出来的年糕,只是绿油油的,十分好看。
武松把两种味道的糕切成长方形的小块,用油锅慢慢煎炸,直到外面微焦,便上桌了。
此事的鱼虾小串也是做好,香脆鲜甜,在柳树下,喝上美酒,十分惬意。
“都头,想不到这等下栏小食,原来那般滋味。”张玉兰和盈月都赞叹道。
武松微笑道:“只是你少吃所以觉得美味,不过有一点倒是真的,但凡穷人家做菜的本领都会比富人要厉害,甚至媲美名厨。”
张玉兰对这理论是闻所未闻,“都头,这是何故?”
“富人家的食物都是信手拈来,不懂珍惜,烹煮大多按照固定的法子,穷人不同,凡是食物都要物尽其用,自然会有很多创意,如同吃一个鸡,富人做来,或做汤,或炸,或蒸,穷人不然,鸡头鸡脚鸡骨头,可以做汤,鸡肠子,鸡心,鸡肾,可以用来炒菜,鸡油也可以用来煮饭,变化可多了。”
张玉兰听了十分以为然,她信念一动,“都头,只是吃酒品尝小食未免太过寡闷,不如你我吟风弄月。”
“哈哈哈!”武松大笑道:“若然张小姐作诗作词,武松听了也是十分高兴,反过来,你要我作诗作词,那就难了,基本不可能!”
武松是直爽的人,也是穿越过来的人,他胡乱说一些北宋以后的名家诗词固然可以震慑当场,可他不愿意。
“小姐,你唱曲子好听,为何不展示一番?”
盈月兴致勃勃的说道,张玉兰轻轻的看了她一眼,脸上云淡风轻的,盈月立刻双手捂嘴,武松也不禁偷笑,“张玉兰是什么人,她是千金小姐,岂能像一般戏子那样表演于人前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