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胡惟庸案(二)(2 / 7)
门。李越前没想到这里竟然也会有衙门,心中好生奇怪。
李越前向那三座衙门的门头望去。却见三个门匾上分别写着“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这一年来,李越前长了不少学识,字也认了不少,因此匾额上的这些字他一眼便认出了。他望着“大理寺”的门匾,向身边的楚春城问道:“奇怪,我到现在才知道,这钟山脚下居然还有两座衙门和一座寺庙。楚大哥,为什么这两个衙门要与寺庙建在一处?皇上是来这里进香的吗?”
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在明代被称为“三法司”,座落在钟山之阴,单独自成一区,而不与其他衙门相接,又被称作“西衙门”。估计京城内所有官员中只有李越前这个大傻冒不知道这一常识。而一行人听得李越前误将大理寺认做是一座寺院,也皆不禁莞尔。楚春城本想向李越前解释一下这大理寺究竟个什么玩意,顺便对李越前进行一番普法教育。可是他一想到李越前的头脑不清不楚,自己如向李越前解释这大理寺的职能,可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自己可不能惹这样的祸事上身,还是以后交给钟尚隐办最好。
而三法司里的官员似乎也早知道朱元璋将驾临此处,李越前等人尚未到达时便已在衙门前列队迎接。朱元璋的小轿未落之际,众官员都已跪下,口中山呼万岁。朱元璋下了轿,命众官员平身,便由刑部官员引着前行。绕到衙门后,又走出去老远,才来到一处所在。
却见这是一座高大而又结实的建筑,厚厚的石墙令人凭空生出一种极为压抑的感觉。而这座建筑的周围也站满了盔明甲亮的军士,同样也令人感到不寒而栗。李越前皱着眉头打量着这个地方,小声地向钟尚隐问道:“钟大哥,这是什么地方?怎么还有这么多人守着?”
钟尚隐对李越前的多嘴多舌很不满意,却又不得不回答李越前,只得简短地答道:“这里是天牢。”
“原来这里就是天牢哇!”李越前以前也曾听说过天牢的名头,只是他不明白朱元璋为什么巴巴地要跑到牢房来,而不是去一旁的大理寺去烧香?在他的想像中皇帝的去出处应该是鸟语花香,清静雅致之地,却不该到牢房这种关押着罪犯的肮脏污秽之所来。
而刑部的官员似乎也同李越前有着同样的想法,因此其中一人在走到天牢门前时,轻声向朱元璋道:“皇上还是……。”朱元璋却一摇手,打断了那人的话头,道:“我就在里面审审他。”那官员无奈,只得领着朱元璋等人进了天牢。
厚实沉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