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杨小年的算盘(2 / 4)
城郊,紧邻着潞(潞河)山(山城)公路,距离城区不到三公里,现在园区的面积不小,但里面入驻的企业也不过只有十六七家,真正形成规模的也不过五六家,其余的厂子不是规模小,就是建成之后就处于停产或者是半停产状态,大片的土地依然慌着。
潞河工业园区成立于1985年,当时算是省内成立比较早的一家工业园区,选址安放在市东侧,紧邻着潞山公路这个位置,实在是为了面子工程,从省城过来的领导就算是不进入工业园区,只要从这条路上经过,就可以看到园区紧靠着大路这一边一拉溜儿排开的厂房,不深入园区,实在不知道南边大部分的土地还是一片空地。
看着塑料厂的大烟囱正冒着一股一股的黑烟,杨小年就不由得皱紧了眉头:“徐主任,工业园区里面引进的多是高污染企业,这个样子可不成啊,咱们可不能光顾着眼前的蝇头小利,为了一丁点儿税收,毒害了潞河市秀丽的山川,贻害了后代子孙,等到这一片地方都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时候,咱们再回过头来治理,到那个时候花费的人力物力,可就不是现在收的这么一点钱所能够的了,就算是花再多的钱,健康也没地方买去,你说是不是!”
园区主任徐成哲对于这位新来的副书记在市委、市政府里面所处的位置自然十分清楚,虽然郑耀民让他分管工业园区,但徐成哲又怎么会真的把杨小年放在眼里。
听着他好像很是那么回事儿一般在工业园区指指点点,徐成哲貌似很恭敬地说道:“是是,杨书记您说得对,只不过,现在一些化工企业多是污染企业,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如果咱们不引进的话,其他城市也都在抢着要的……”
从他这些话里面就能够听得出来,对于杨小年说的这一套,其实他很是不以为然,就这样的企业也不是谁想引进就能引进的,这也是我们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从别人嘴里面硬抢过来的。
看了看他,杨小年就笑了笑,接着说道:“潞河市的城市定位,本来就是要以环保、绿色、安全、宜居为核心,我们的发展目标应该是:经济名城,运河之都;能源基地,省际中心;绿色城市,生态宜居,只有不断提高我市在三省经济带中的纽带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我市在三省交接地区经济管理、科技创新、信息、交通、旅游等方面的优势,发展城市经济,增强城市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积极协调城市发展,打造我省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增强省际边界地区城市的竞争力,才能使我市经济腾飞,形成一个新的、质的飞跃,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