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渊源(2 / 4)
,一边笑呵呵地问。
一方石质的小圆桌旁边只有三个石凳,皇帝太子各坐了一个,崔瑛有点心惊胆战地坐到剩下的那个上面。
“挺好的,很秀气。”崔瑛低着头,不知道这皇帝葫芦里卖着什么药。说实话,崔瑛挺搞不明白皇帝和太子在想什么,好像非常放纵自己的很多做法,前些年施政还有些大刀阔斧的意思,这两年天下安定了,做事好像也有些顾忌什么的意思了。
“你再仔细看看,别怕,朕又不会和你一个小孩子计较什么。”
崔瑛这才抬头,四处打量,他越看越惊讶,从这个院子,到前院的一些布置,都有一种奇妙的熟悉感,这和他那个长大的学校实在太像了。
崔瑛的母校是在前清一个富家园林上起的址,八十年代,崔瑛还不大记事时,一位从这个校园里走出去的归国华侨又专门仿名园帮学校做了一些改进,让整所学校如同置身仙境。整个校园按年级与功能教室分成几个区域,区域之间相联,教学楼不过三层,总羞达达地躲在树荫之下,便是夏天也不用开空调电扇。教师办公室则在一边的平房里,房前花木掩映,四季花香不断。
前院神似明诚斋,而现在他所在的院子也让他感觉熟悉到想落泪。
“这里是天玑阁么?”崔瑛有些期待也有些害怕地问。
“你果真与朕的皇后是同门。”柴荣抚掌大笑道:“此处确是天玑阁。”
崔瑛心头一震,猛地抬眼看向皇帝。
“好啦,经过这天灾人祸的,你胆子小些也是有的,以后尽管放心大胆地做事,梓童的师门,朕还是信得过的。”柴荣伸手拍了拍崔瑛,安慰他道:“皇后最后那一年,与朕和太子说了许多事,有些事有把握,朕就做了,有些事朕也不清楚应该如何,就看你的了,你做的好,朕便在全国推广;你做差了事,也别太担心,六安小小弹丸之地,大周还是担待得下来的。”
崔瑛被柴荣安慰得头皮发乍,他真不知道这位似乎与他是同一个学校的前辈是怎么做到了,拿他当改革试点,就差没明说让自己尽管折腾了。这样的信任让崔瑛觉得自己身上沉甸甸的,感觉更不敢动弹了。
“你在六安用的济抚互助的模式就很好,能使老有所倚、幼有所养,朕把吕蒙正调回京主持推广,六安就交给你,有能推广的便具折上奏,嗯?”
“陛下,臣年幼德浅,做事恐怕有些疏漏,您是不是再派此人跟着臣,顺便记录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