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县令(2 / 4)
家,上路去赴任了。
崔瑛与叶知秋坐在崔瑛那辆改良的马车上,在京城的一年崔瑛一头一尾都在应试,中间那段日子又因为怕太出尖也没敢着手改良马车,所以这辆马车与崔瑛刚入京时是一样的。
“东翁这车倒是舒适,是用了橡胶、弹簧这些东西吗?这是个什么道理?”一向沉默的叶知秋见到这舒适的马车,联想起曾经听过的故事,好奇地问道。
“是,还不太完善。”崔瑛给他解释一下减震的原理,叶知秋满足了好奇心就不再说话,手里拿了一堆不知哪来的卷宗看了起来。
崔瑛不知道那些东西合不合适给别人看到,叶知秋太沉默,他就只要拿出吕蒙正写给他的与六安有关的一些基本情况还有吕蒙正这一任官的心得体验慢慢看起来。
马车换了舟船,舟船又换回马车,崔瑛一行人终于到达了六安。
“六安的路……好平!”那位叶知秋惊讶道,“当真有可以在车里烧水煮茶的平地!”看来叶知秋以前一直觉得他师父先皇后是讲故事哄他们呢。
“水泥路看来做的不错。”崔瑛也有些惊讶,就凭他拿出来那种标号挺低的土水泥居然能做出这么平整的效果,简直神奇。
与陈彭年当初看到的一样,官道上奔驰着马车的、慢悠悠地踱着骡驴的,一晃三摇的挑担的混杂在一起,却又乱中有序。官道原本只有不到一丈宽,如今却被拓宽到了二丈五六的样子,三四辆马车并行之余还能留出行人走动的空间。
“东翁,这就是吕公所说的水泥?”
“是,但方子大概和我当初给出来的有所不同了,那个方子铺铺城墙问题不大,但若铺成路,人踩马踏怕是不行的。”崔瑛解释道。
“这可真是乘车若行舟,竟无丝毫震动!”叶知秋赞叹道。崔瑛嫌弃地看一眼只能装上五分满的茶汤,什么话也没说。
踏上这条路,离六安城也就不远了。崔瑛干脆就揭起帘子仔细观察道路,不知道离开快一年的六安如今变成什么样了。
可惜这个时代不是崔瑛曾经生活的那个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期,那个时候,一个小城如果有拆迁改造之类的事情,一年之内就足以让一片地区变得面目全非。而现在的六安与崔瑛记忆里相比,好像就路上捡骡马粪的人从小孩变成了老人,像陈彭年当时看到的一边读书一边捡垃圾的小女孩儿一个也没看见。
崔瑛意识到这点后,眉头不可察地皱了一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