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部分(3 / 6)
里,拱手告辞。
回程的时候,骑在马上,随口闲聊着,胤裪给胤祺科普了自己的推测,两人得出了一个结论,所有的兄弟里头,只怕胤祥才是最狡猾的一个,扮猪吃老虎,不知道日后,被他吃掉的是谁。
除了心中增加了对胤祥的信服,还产生了一丝丝敬畏,毕竟,就他们自己的脑子,给他们一年半载的,也未必能做出这样好的方案来。
镜头三:
皇上的身子日渐不好,年纪大了,在位这么多年,他也心满意足了。只可惜,在选下一任继承人的时候,犯了难。
原先都抢着要当皇帝的儿子们,如今去只字不提,只忙着自己的事业。除了十三还是沉迷于农作物无法自拔,其他阿哥都有了自己喜欢并且为之奋斗的东西。三阿哥在文学出版方面做出了兴趣,他的图书馆已经开到了全国的一线城市。四阿哥在吏治方面培养出来的兴趣,投身于反腐事业,义无反顾,人送“抄家王爷”的名头。
五阿哥与七阿哥的纺织厂都开到其他国家去了,除了国内还保留的几家先进机器遍布的大型纺织厂,其他的淘汰掉的东西都被运往周边的国家,开始了他们的经济入侵。当纺织业遍布的时候,他们的荷包也满了不少,渐渐地,金钱成了一个数字,如今两人开始做慈善事业,将赚来的钱散出去,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皇上在胤祥的怂恿下,将八阿哥封为公关代表人,出使周边国家,宣扬国威。出去见识了外面的时间,知道除了大清之外,外头还有一片广大的天地,胤禩也不再将目光投于京城,以及那个皇位上,而是更多的放在其他地方。
在十三的带领下,九阿哥和十阿哥吃下了整条的商运路子,除了水运,还有陆运。而基础设施的建设,则交给了更年轻一些的弟弟们。十四在青海也混得风生水起,那儿几乎成了他的私人后花园。
或许是因为大家都有了归宿,倒是不再拘泥于皇位之争,而清朝,也在这些人的带领下,越来越好。不能说所有东西都是进步的,但是对于皇上而言,已经成就不凡,他想要的河清海晏的景象,如今已是完成了一半,若是正常运作下去,恐怕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情况将会再现。
只是,越是过得顺心顺意,就越纠结,期待越高,就越难作抉择。皇上不确定,自己选上来的人可以保持如今的势头,将国家的各项政策坚持执行下去。他怕自己死后,上位的人会对其他兄弟们下手,到时候,只怕清朝的气运也会随之削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