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忙于战 第三百八十章 挑挑拣拣(3 / 4)
点什么看得上的东西,还是不会引人注意的。
最关键的是,中达那里,真的有点东西,值得楚云飞关注呢,在高新区不远处,中达在若干年前,居然购置过一块面积将近五百亩的土地!
这是各银行在清点中达的资产时,无意中发现的,王通敏锐地意识到了里面的商机。
中达购买此地时,是以“工业用地”的名义买下来的,每亩的价格还不到二十万,后来,高新区的发展并不是特别的迅猛,这块地还有不少的升值空间,于是,中达一直没开发这块地。
这块地到现在,还有不少的升值空间,所以,中达一直忙着在其他地方抢地盘,这里反正已经是自家的了,放一放还能升值,何乐而不为?
平心而论,现在这块地,价值当在一亿五千万左右,而中达买这地的时候,不过花了九千万挂零而已。
当然,事情的玄妙,并不在这中间六千万的差价上,而是在用地的性质上,如果能将这片“工业用地”转化为“商业用地”,五百亩卖他五、六个亿,那就跟玩一样。
如果按“商业用地”的模式来计算,再投资三到四个亿来建设,到时候整个片区,所获得的收入将能达到十五亿左右,也就是说,投资不需要超过九亿,三年之内,将得到六个亿左右的利润。
要是能顺利打通“工业用地”向“商业用地”转换的关节,毛利起码在八个亿以上,这是多么划算的买卖?
这个关节,想要正式打通,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别的不说,仅仅补交两种用地的差价,就足以让做如此打算的人吐血了,更别说手续涉及了方方面面众多部门,实在是很难办理的。
通常情况下,胆子大的开发商只能硬着头皮先斩后奏,源源不断地把钱花出去,在求得相关人等睁只眼闭只眼的同时,迅速地造成既成事实,再慢慢补办手续,或者,也能减免些费用。
到时候,小区或者商铺已经有了众多业主,通常情况下,只要有人操心去打点,法是断断不能责众的。
可就算如此,由于先期手续没有办下来,业主们一时拿不到相关的证书,整个片区的档次和销售价肯定会因此而大受影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而楚云飞绝对是具备操作这个项目的条件的,河东省的书记买他的账,仅靠这一点就足够了!
罗书记的能量,要比吴副省长强太多了,这一亩三分地,他就说了算,只要有他一句话,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