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九章 激战御东山(2 / 3)
中还有近四成是交战首日中伏牺牲的,由此可见天野元政优秀的军事才能。
经过两日休整,天野元政率领大军主力沿中山道继续行进,同时派军夺取了长束正家的居城水口城,断绝了伊势丰臣军对御东山的支援。十五日正午,毛利军主力抵达与御东山城数里之隔的八幡山,山上的八幡山城原是丰臣秀次的居城,一度曾是近江地区的经济中心,但是在秀次一族灭门后,此城也随之荒废。天野元政在山城旧址安营扎寨,准备在水口城的毛利军抵达御东山东南时,从西南方向发动对御东山城的进攻。
此时御东山城仅剩三千六百人,小笠原隆清在从长吉关突围时腹部受伤,守城重任落到了早前从大和赶来支援的箸尾高春身上。高春是大和箸尾城城主,知行两万石,他自觉能力不足,在与隆清一番商量后,放弃了夜袭等奇袭方式,转而进行笼城,同时向远在北陆的前田利长求援。
十六日清晨,大雾初开,毛利军吹响法螺号,除去留守本阵的三千人,两万两千大军分别八幡山和八风道对御东山城展开进攻。该城作为秀保早期的居城,且是“三都”之一,一直是大和丰臣氏的重要据点,特别是伏见失守后,这里更是不容有失。
箸尾高春自秀长时起便侍奉大和丰臣氏,得知御东山有难,他亲率三百军势前往支援。面对毛利军的猛攻,他更是亲赴前线指挥作战,极大鼓舞了丰臣军的士气。
由于山势险峻,城池坚固,一天下来毛利军的进攻并未取得明显成果。天野元政思忖再三,决定断其水源,焚毁城下町,以围代攻,将丰臣军困死在御东山。换做他时,这确实是攻打坚城的常规方法,但天野元政忽略了一点,那便是山上的这支丰臣军并非孤军,援军随时可能赶来。
此后,从十七日至二十五日的八天时间里,毛利军都是围而不攻,可丰臣军丝毫没有降意,且远在大坂的毛利辉元也担心夜长梦多,不断催促天野元政进行强攻。无奈之下,毛利军于二十六日再度发起进攻,此时小笠原隆清大病初愈,与箸尾高春一同指挥作战,丰臣军虽然断绝了水源,但城内储水仍够用数日,士气并未因此低落。相反毛利军在城下一呆就是十多天,且攻城未见起色,不免有些消极懈怠,攻势较最初几日也明显减弱许多。
隆清深谙“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当天日落前竟带一支骑兵出城反击,打得毛利军抱头鼠窜,天野元政见势不妙鸣金收兵,虽说并未造成太大伤亡,但隆清此举还是削弱了毛利军的士气,军中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