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六节最后的日子一(2 / 3)
做完这一切后,军臣昂头阔步地迈进大帐,搬张板凳坐在仅剩半条命的稽粥面前,等着他闭眼。
迷迷糊糊的稽粥对身边发生的这一切无可奈何,他本想做一道选择题,可军臣直接给改成了道填空题。稽粥无奈地叹了口气:就你吧,反正都是儿子。
就这样,军臣顺利地成了新一任单于。
虽然名份已定,但有很多人不服气。就军臣这种不地道行为,想都不用就知道里边有猫腻,大家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却很不高兴。
军臣也清楚个中关节,为了端正一些人的态度,统一大家的思想,他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匈奴内部。这两年里,该交权的交权,该滚蛋的滚蛋,该归西的归西,他搞的大刀阔斧、有条不紊、绝不含糊。
这一切,都有中行说的一份功劳。可以说他是匈奴人搞阴谋诡计的祖宗。
经过两年努力,军臣将大权收揽于一身,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地吼一声:我是真正的老大。
他是个闲不住的家伙,整合了内部资源后,很快就步上汉匈多年的老路上来。汉匈新一轮的争斗势在必然。
要说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毕竟勒紧裤腰带忍了两年多,家里缺米少油现象比较严重,再不出来抢点东西就该揭不开锅了。
公元前158年冬(汉文帝后元六年),军臣挥师南下,兵分两路,三万骑突入上郡,三万骑叩击云中。
边关告急的消息传到长安,刘恒很恼火,大冬天也不让人消停。
对刘恒来说,匈奴人的这次南下,可以用“屋漏偏逢连夜雨”来形容。他现在一天到晚**,根本没精力去和匈奴人干架。但这架还不得不打,毕竟是人家主动找上的门,自己也没有选择余地。
中大夫令勉为车骑将军,率军进驻飞狐(今山西上党);
以原楚相苏意为将军,将兵入代地,进驻句注(今山西雁门关附近);
将军张武屯兵北地。
就在刘恒拖着病重的身体忙着调兵遣将时,又一个消息传到了长安——匈奴大军临近甘泉宫(秦时称林光宫,汉武帝时重修殿阁,改名甘泉宫,为方便起见,直接按史书记载介绍)。
甘泉宫是秦代离宫,距咸阳城北75公里处。事实上,它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宫殿,而是前殿、紫殿、泰时殿等许多宫殿台阁的一个总称。
据传这个地方是“黄帝以来祭天之处”,也是黄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