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九节最后的日子四(2 / 3)
高兴多久,因为在两个月后,他一病不起,时而清醒而是糊涂地开始进入混沌状态。
在临近生命的尽头,他见了几个人。
一个是自己的老娘薄姬。在老太太面前,他提起了舅舅薄昭,最终说了这么一句话——“孩儿对不起娘亲。”薄姬老泪纵横,摇了摇头,“过去的事情,不要再提了。”
另外一个是瞎眼老婆窦漪房。他拉着她微颤的手,突然又找回了几十年前的那份感觉,而这种感觉回来的太晚了。当青丝熬成白头,这个女人受苦了。刘恒哽咽地说道:“有你陪着启儿,我放心了。”窦漪房泪流满面,没有回话,颤抖着双手去摩挲刘恒的苍脸。她是聪明人,她清楚刘恒这句话的含义。她太了解刘恒了,“吕雉”那个名字对他影响太深。在临死前能对她说出这句话,她知足了。
见得第三个人是太子刘启。看着业已32岁的太子,刘恒知足了,“大汉天下今交付你手,千万不可怠忽”。刘启爬在地上抽泣着,“儿臣谨记”。刘恒沉默了一阵,接着开口了,“若有危急,周亚夫可将兵。”刘启深深的点了点头。应该说,这是刘恒为他安排的最重要的一颗棋子。
为了保险起见,刘恒又召来了一个人——周亚夫。这个已经43岁的沉稳男人,让刘恒徒增几份豪气。“中尉可知朕为何专召你来?”周亚夫顿首道:“臣不知。”刘恒咧嘴笑了笑,“小心伺候新主,他日,中尉前程不可限量。”周亚夫顿首道:“臣铭记于心,定当誓死报效太子。”
送走周亚夫后,刘恒长长吐了一口气。他现在放心了。
公元前157年6月1日,在位23年的刘恒病逝于未央宫,时年47岁,谥号“汉孝文皇帝”。
关于这个人,我写了很多,但并不全面,因为这个人对西汉王朝的贡献,并非我前边的那些残页断篇所能讲明白的。受我个人能力的限制,也受我这种介绍方式的影响。
有人曾对中国历史上559个帝王做了个排序,刘恒位居第六。虽然这不一定准确,但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客观的。应该说,这个在历史教科书中名字并不算响亮的名字,为西汉王朝,乃至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
削弱诸侯势力、处理民族关系等这些高大上的学术方面,他的贡献有目共睹。当然,我在前边的章节中也基本上是围绕着这些方面展开的。但我个人认为,他在这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只能给个“一般”的评价,远没在其他方面的功绩抢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