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七国之乱—第九节 刘濞的败笔(2 / 3)
这又是一个很厉害的想法。其核心思想是要打闪电战,“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成功则成仁”。攻下洛阳、夺了敖仓,大家都好;若一旦陷入僵局,就彻底完蛋。
这是一招险棋。不过造反本身就是在行险,与其一步步走向末路。不如奋力一搏,寻得一些生机。如果刘濞真要这么搞了。也许就不会和梁王刘武那么较真,也许真能在朝廷完成布防前赶到洛阳,也许……
当然,这都是些“也许”而已。
刘濞不是随便行险之人。年轻人刚表完态,老将们就站出来反对: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年轻人知道个屁。
刘濞又一次点了点头:“我也这么认为。”
最终,刘濞否决了所有人的建议后,他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出牌了:和刘戊合兵一处,在淮南刨了近一个月城墙。虽然成效显著,但行军缓慢,给朝廷的布防“争取”了时间。
但在这段时间闹腾最狠的还不是刘濞本人,而是一个门客,一个叫周丘的人。
周丘给刘濞当门客已有很多年,但这位老兄酒风不好,逢酒必喝、逢喝必醉、逢醉必闹。久而久之,连刘濞这个大老粗也受不了他,很是反感。
刘濞起事后,其他门客都封了官,唯独周丘一个人被撂在了一边。
周丘很不忿,勾着脑袋想几天后,决定不能这样混下去了,再傻不拉几地待在刘濞身边,这辈子就彻底玩完了。因此,周丘决定整点事情出来。
这天,刘濞正在大帐里研究地图,周丘闷着脑袋跑了过来。进帐后,倒头便拜。
刘濞暗思:这个人是求官来了。他的眼睛根本就没离开地图,不耐烦地问道,“何事?”
周丘仰起脑袋,讪讪一笑:“臣无能,不得在军中任职,因此不敢奢望为将。”
周丘难得如此有“自知之明”,刘濞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抬头看了周丘一眼,坏笑道:“还有事?”
周丘连忙讨好地笑道,“还有一事。”
刘濞又把头埋了下去,“说来听听!”
“臣想借件汉朝符节一用,将来定会报答大王。”
符节,刘濞的确存了不少。但这种东西代表的是朝廷,刘濞已然造反,自然也就排不上用场了。
刘濞抬起头,很是纳闷地望着周丘,“毫无价值的东西,要此何用?”
周丘诡秘地一笑:“臣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