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争储——第一节 洗牌(2 / 3)
合了。况且,他和刘武一样,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然而,他并没得到朝廷的认可。
叛乱被平定后,一些风言风语传到长安,言“刘将闾曾和刘卬等人聚谋,欲为叛”。刘启听闻后,勃然大怒,当即下诏:移兵伐齐。刘将闾绝望了。但他身处千里之外,有口难辩,不得已,在朝廷大军到来前,饮下一杯毒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刘将闾一死,刘启也大为懊悔,毕竟刘将闾在平叛过程中多有贡献。因此,立刘将闾儿子刘寿接任齐王,算是些许补偿。
要说刘将闾是死是活并不重要,他从亮相到现在一直是个配角而已。不过他的死,却给让另外一个人保住了命。这个人就是那个爱搞文学,还擅长搞发明创造的淮南王刘安。
前边介绍过,刘濞造反时,刘安第一个响应。只不过他行事扯淡,被自己的丞相给关了禁闭。不但没造成反,还先行和叛军干了一仗。
要说他的表现,远比刘将闾恶劣的多。刘将闾丧命,他刘安应该也不会太好过。然而例外还是出现了。刘将闾一死,勾起汉景帝一丝怜悯之心,饶了刘安一命,让他继续干他的淮南王,不过封地小了一大片。
扯淡的刘安保住了命,并且原封地未动封地。然而,他那两位对朝廷“忠心耿耿”的兄弟,却搬了家。衡山王刘勃改封济北王(原济北王刘志改封淄川王);庐江王刘赐改封衡山王。
紧接着,汉景帝刘启彻底洗牌,一口气让很多诸侯王都搬了家。甚至参与叛乱的六王的后代,也竟然有了相应的封号(刘濞被列为首犯,其后人未获此项优待)。搬家到不打紧,关键是大家到达目的地后,突然发现,封地大幅缩水。说这些人是诸侯王,实际上很多连郡守都不如。
当然,在这次平叛中,还有很多人都表现的很出彩,比如那个栾布,还有那个韩颓当,还有一个叫灌夫(这个人随后介绍)……由于人物众多,过于庞杂,我就不再一一累述了。只要大家晓得,这些人都升了官,或者有了封号就行了。
搬家的搬家,上封号的上封号。虽然几家欢乐几家愁,但不管怎么说,都忙的热火朝天、不可开交。应该说,绝大部分人是快乐的。毕竟打了一场恶战,死了很多领导,腾出来很多位置。在那个不流行“六十岁退休”的年代里,一下子就出现这么多机会,的确是一件值得快乐的事情。
借着这股兴奋劲,群臣上书:早立储君。
当然,群臣此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