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争储——第二节 栗姬的运气(2 / 3)
栗姬带回了宫,封为“孺子”( 汉朝时,太子妻妾分为三等:妃、良娣、孺子)。
栗姬倒也挺争气,10个月后,就给刘启生了个儿子——刘荣。这还不算完,栗姬再接再厉,接二连三地又生了两个胖大小子刘德、刘阏于。当然,栗姬也就此三个儿子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个儿子的年龄排序,在刘启十四子中位列前三。
也就是说,刘启找接班人,只要按“先来后到”排序,栗姬都将是受益者。
事实情况也确实如此。
刘荣当上皇太子(世称栗太子)后,皇后薄姬的位置就有些抢眼了。毕竟人家刘荣的亲娘健在,而且深得皇帝宠幸,可自己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应该说,自从两年前太皇太后(老薄姬)病逝后,她的日子就愈来愈艰难,身份也越来越尴尬。不仅皇帝的态度冷淡,甚至那些妃子宫女们对她也不屑一顾,“被废”这个话题,早被传的沸沸扬扬。应该说,他是有心理准备的。
随着刘荣身份的晋升,薄姬就开始等待“被废”的诏令。
然而,这份诏令迟迟没能下发。这让薄姬很纳闷,直到有一天她哭哭啼啼把自己的担忧讲给太后时,窦漪房静静地看了她一会,说道:“皇后无过,安能被废?”
这句话打消了她的疑虑。
可这句话却让栗姬耿耿于怀。她本以为随着儿子的晋升,自己也将水涨船高,取而代之,执掌后宫。而太后的这句话,明显给她泼了盆冷水。
但不满归不满,去和窦漪房对阵,她还没那个胆量,也没那份实力。因此,她把满心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然而皇帝的表现就令她失望了。刘启似乎忘了这一茬,根本就没提这回事。栗姬认为是太后在从中作梗,因此暗存不满。但她毕竟在皇宫待这么多年,看的多,也见得广,所以硬生生地把这份不满咽到肚里,不敢有丝毫表露。
事实上,太后的那句话,同样传到了刘启的耳朵里。他的第一反应是:太后对栗姬不感冒。但刘荣这个太子是自己钦定的,绝不能让太后的态度影响“接班人”的合法性。因此,刘启决定用一个变通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难题。
很快,刘启想到了一个看似无懈可击的好办法——让窦家人出任太子太傅。如此一来,窦家人就和刘荣联系到了一起,窦家也就成了刘荣的靠山。将来新皇登基,窦家更将屹立不倒。在某种意义上说,刘荣这个太子,也保障了窦家的利益。而窦家的利益,恰恰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