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争储——第六节 焦急的等待(2 / 3)
既然王娡说有,那就算有吧。可这一番话,还真引起了刘启的重视,并且当即表示:此大贵之征召。
当时。刘启已是皇帝,他的儿子如果“大贵”,能应兆些什么似乎很浅显、很明了。不得不承认。这番话效果明显,对刘启的影响也很深远。
伏笔埋好后,就坐等儿子降生吧。
几个月后,王娡还真的诞下一男婴。
我不清楚他爹趋于什么心理,竟然给儿子想了个很“醒目”的名字——刘彘。
按传统观念,“彘”就是猪的意思。中的解释更夸张:兽。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食人。
如果我没理解不错的话,说某人是“猪”,通常是在骂人,大有挨黑砖的机会。也就是说,无论是传统观念,还是在神话故事,“猪”都不算是能够拿上台面的角色。可刘启还是为儿子起了这么个名字。
不过也有“龙猪”的说法,有人认为猪能变龙,古物中还留有此类玉器。甚至当今有个“华夏银行”还把“龙猪”的造型用做自己的标志。这也算是“仁者见仁”吧,可能一千多年前的刘启也是这么认为的。
不管怎么说,有了这头“猪”,就有了角逐天下的资本。此时的王娡稍微沉住了气。
而好景不长。两年后,梁王刘武入朝,因汉景帝口误,差点让刘武捡了个现成便宜。好在有窦婴适时解围,躲过一劫,若不然,汉朝随后的走向还真难以预料。不过经此一闹后,太后窦漪房认准了“兄终弟及”这个理,一门心思要让刘武当储君。
还没商量出结果,就发生了七国之乱。“储君”这件事被搁置到一边。就在大家各怀心思时,程姬的儿子刘非率先跳了出来,主动请缨,要去平叛。实践证明,这个年仅15岁的“少先队员”还真不是盖的,干的有板有眼、像模像样。一时间,程姬母子的呼声愈发高涨。而与此同时,刘武表现的也极为抢眼,声望日隆。
无论是刘武还是刘非,都无时无刻不在纠动着王娡的心弦,她现在很焦急。人家都开始在战场上建功了,而自己的儿子还没来得及断奶呢。
当然,对于这一系列事情,穿开裆裤的刘彘是无所谓的。他现在顾不上想这些,正忙着撅着屁股在门口弹石子玩呢。
七国之乱平定后,各方势力蠢蠢欲动,都希望在“拥立”这件事上做点贡献,好在将来多份一杯羹。刘启也很清楚,该到拍板的时候了。如果太后先行捣鼓出点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