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封官(2 / 4)
城中的李二陛下,也同样还没就寝。
此刻放在李二陛下案头的,是尉迟恭的一份军报。
长安城离泾阳只有七十里地,所以,尉迟恭的报捷文书当天傍晚时分就送到了李世民的案头。
尉迟恭在捷报中,除了详细说明了下午一战的经过,还重点向李世民禀报了赵云泽其人其事,并为他请功。
捷报传至,一场小胜令人心惶惶的朝廷百官多少受到了一些鼓舞。下午收到捷报时,李世民的注意力只放到了战事上,对于赵云泽的事情只是大体浏览了一下。此刻再看这份军报,他的关注点已经不再是泾阳一战的经过了,而是转到了赵云泽身上。
“赵云泽,这人的来历,颇为模糊啊!”李世民若有所思,“世外高人的徒弟?也许吧。”
忽然,李世民像是想到了什么,连忙吩咐在一旁侍立的宦官:“黄德海,把今早上太史局送来的那份奏折给朕找出来。”(注:唐初之太史局,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之责。)
黄德海应“是”后,便从一摞奏折中找出一份,双手递给李世民。
“臣李淳风恭问陛下圣安,奏曰:昨夜,臣观天象,北斗七星之天枢、天璇、玉衡三星,忽同放异芒。臣推演而得,此,主战事大利,应之于北;将星现,有大才入世,于国大吉。”
“莫非,这枚将星,就应在这个叫赵云泽的人身上?”
李世民凝眉思索起来。眼神又落在了奏折的下一段话上:
“另奏,天枢者,破军星也,主破而后立,置于死地而后生,有惊无险。臣妄揣之,突厥此犯,于国前险而后安,望陛下心领之,妥置之。”
“破而后立,有惊无险。究竟是在故意安朕之心,还是真会应了此言,尚不可知呀!”
李世民苦笑一下。此刻,他又一次想到了不久前刚发生的玄武门之变。也许,这就是李淳风所说的“破”吧。破而后立,谈何容易?因着这个“破”,突厥进犯,兵迫长安,确实已将大唐“置于死地”了。前险后安?真的如李淳风所推断的能“有惊无险”的后生吗。
长叹一口气,李世民的思绪又回到了赵云泽身上。思考了一下,另摊开一纸,提笔写道:“庶民赵云泽,身在野而心忧国,于泾阳慨然从军,开战即立首功,朕喜之赏之,特封为陪戎校尉,拨于泾州道大总管尉迟恭帐下听用。望该员勉之励之,再立新功,彼时,朕定不吝封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