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草上飞(4 / 5)
但是练起来就难了,要讲究天赋,有些人练到一种程度之后,就一辈子也没法提高了,我们教练说这叫人体极限。”
“这桩子看起来简单,里面学问可大了!布桩讲究上应天象,下合地时,中合节气,而且桩子也不是随便就能摆的,也有讲究,像‘北斗桩’、‘三星桩’、‘天罡桩’、‘八卦桩’、‘五行桩’、‘九宫桩’等。”
这老王正经读书不行,但是说起武功来却头头是道、侃侃而谈、唾沫飞溅。
“刚才跟你说的,这都是民间正统的功夫,这练草上飞的人,练得是偏门!用的是大簸箕,就像你刚才所说那个一样,一开始簸箕里装满铅砂,人在上面站稳都难,练到站稳之后开始绕着沿走,要在上面疾走而铅砂不撒,等在上面能行走如飞的时候,就把铅砂换成沙土,继续练,练到人在上面奔走而簸箕不动的时候,再换成麦子或者玉米,最后每隔一段时间,就舀出一瓢米麦,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人在行走之上时,簸箕不摇,米麦不撒。米麦越舀越少,直到全部舀空。这就算大功练成。”
梓杨听得连连咋舌,中华武术果然是博大精深,“这么高明的功夫,为什么到了现代就失传了呢?”
老王道,“练武之人有种坏毛病,高深的武功都当做家传秘术藏着掖着,深怕别人偷学了去,都是一脉单传,传子不传女的那种,这是一点,最主要的原因是太难练了,上面说的每一步可能都要练几个月甚至几年,所以练的人也少。就算让你知道要诀也很难坚持下来!”
梓杨点点头,“这就跟我们背英语单词一样,你一天背10个单词很简单,但是坚持一年却很难。明知坚持10年就能精通八国语言,那也没几个人人能做到”。
老王道,“关键是,就算你好不容易练成了,你也七老八十了,跑的再轻快也没女孩子看上你,有一身功夫有什么用?”
老王摸了摸下吧啧啧道:“如果这老头真像你讲的那样,那就厉害了,据我所知,这种草上飞功夫不光讲究外家之力,还讲究内家之气,要练成这种功夫得内外兼修,没个百八十年是练不成的。江湖上只有传说,谁也没见过真人。”
梓杨点点头,“这胡子老头看样子不像一百五六十岁的样子,也没店伙计说的七老八十,我看最多五六十岁……按理说,道行不够啊,这太不合理了。”
老王道,“你是不是没看清啊?是不是最近营养不良影响了视力啊?”
梓杨反唇相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