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圣物重现 (3)(5 / 25)
沉船墓地大约绵延了近百公里,众人已经记不清期间到底经过了多少艘船舶,多少架飞机。
慢慢地,墓地消失,海底重现一片荒芜景象。
偶尔能见到一些小小的如灯泡一样的发光源,郭玉提醒大家小心避让,那都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利用各种发光器官,吸引深海的小鱼,等它们游到附近,就会将它们一口吃下。
海底十分平坦,但并非只有海沙,经常会冒出来一根或者几根黑烟囱。
这种类似于袖珍火山的黑色管状物,顶端确实会有黑烟冒出,看起来比海水轻盈得多。实际上,那不是黑烟,而是一种多金属硫化物。
随着一行人不断前进,黑烟囱越来越多,甚至密集到几十根簇拥在一起,林立在海底。
这幅景象,倒是与某种工业文明的图景相似,到处是高耸入云的烟囱和充满污染的浓烟,天空被雾霾遮盖,不见曙光。
指挥官感叹道:“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要是得到开发,前景一定非常广阔!我敢打赌,拥有这些黑烟囱的开发权,所能产生的经济价值,一点也不比那个船舱里的宝藏低。”
随着黑烟囱的增多,海洋生物也大量集聚。
最常见的要数一种红色的巨型管虫,那东西就像海藻一样拔地而起,柔软的触手随波流动,每一根都有一人多高。
郭玉胆子最大,游到管虫前,探手拨弄了几下。管虫的红色触手滑腻像泥鳅,又高又长,十分密集,一簇管虫就像一大片高粱地,人一旦钻进去,很难找见踪影。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管虫触手中间,居然穿行着许多鱼虾贝类和螃蟹,还有无数肉眼可见或者不可见的细菌和微生物,里面的居民并不比珊瑚礁少,看来海底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荒芜。
在海洋上层,浮游植物能够利用光合作用生存,而动物则依靠从植物摄取的养分生存。在海底没有光照的情况下,这一套生存法则无法适用。
但黑烟囱里的多金属硫化物,能够为细菌提供多种养分,因此各种细菌在此大量繁殖。而细菌则进而为多种浮游生物、软体动物、蠕虫类、甲壳类动物提供养分,随后深海鱼类也就随之增多。
“小心又碰到乌贼!”黎云云不敢进入,在外面喊道。
郭玉饶是胆大,也不敢久留,很快便出来了,依旧跟着众人在上层水中游行。
随着黑烟囱增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