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他年我若为青帝】(2 / 4)
看他一眼,没有理会。
寿阳楼一楼里忙忙碌碌遴选,二楼上谢园和那人一同起身。
“看这时辰,楼下的诗词比试也该快有结果,王夫子阁中辩论怕是也将结束。”谢园笑了笑,一身洒脱,神情淡淡倒不像是领队挑战全城的,反而更像是一位过城的游览景致的客人。
“谢先生倒是不担心一楼战果。”男人轻笑。
谢园摇摇头叹道:“我倒是盼着自家的子弟能输上一城,可是老天也得让我如愿不是?”
“您的这话要是传出去可真不好听。”
谢园浑然不在意,只是提步和男人一同慢慢向楼下走去,对这句话倒是没有做出直接回应。
“走吧,看看最后的结果,不过不出意外沈城还是要输掉的,看了他们的诗文也就是那刘重湖才思算是鹤立鸡群,可惜听说他志不在科举,反而对修行更感兴趣,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带他去你们北宗走一走?”谢园悠然道。
那人点了点头,含笑道:“如果有缘也未尝不可。”
……
……
等他们二人出现在一楼大厅中的时候,对沈城学子的诗作整理也已经完成,诸多名流学问大家一一将百十份诗作过目,共同审查评价打分倒是一派忙碌景象。
几位老者更是被簇拥在首座周围,拂着花白胡须不断对雪花一样的诗作品头论足。
沈城毕竟是十大名城之一,大学问家历史上也出过多名,自然也不是任凭乌衣诸郎拿捏的软柿子,加上此题环绕“秋菊”,几乎只要是个读书人就写过这方天地间这株惯常花卉,梅兰竹菊既然被称作四君子那必然不是虚名,谁人又没有几首相关的得意诗作?
沈城学子集体家乡荣誉感涌动,倒是纷纷把压箱底用来勾搭书香门第千金或者调戏青楼歌姬的本事都使唤了出来,倒也是佳作频频显现,让几位老先生看的十分过瘾。
“晚菊绕江垒,忽如开古屏。莫言时节过,白日有余馨……这首不错,意易懂而有韵味,可算佳作。”一位老先生道。
“佳节虽逢菊,浮生正似萍。故山何处望,荒岸小长亭。”捏着张纸,一人念诵完毕闭眼细细品了一品道:“情绪饱满,旧时山河心中淡忘,荒岸在眼长亭在心。”
“倒是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只不过这些诗终究还是摆不脱传统路数,没有新意,在辞藻情绪雕琢上又和乌衣诸郎的三首诗有些距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