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河对岸的人(1 / 5)
忙着送货上门的老肖连着好些日子走在外头走,不是上这座山, 就是翻那道沟, 明明才是几户人家, 可偏偏路还一个个都不近,一个单程就能有一个时辰, 若是再多说点话, 多耽搁一会儿, 加上都在山上,不好走夜路,立马就能断了当天再绕弯子去别家的可能。由此可见这大山里人均分布的稀松程度有多吓人。
不过这样也不是没有好处的,不说旁的, 这一天一家的走,让没有了时间限制的老肖在每一家都能沉下心来好生的和人絮叨, 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深浅,很多时候都和交流的长短有关。闲话说的多了,杂了,自然老肖在不知不觉中对周遭的环境, 人口,地理也多了好些新的认知。
此外,因为这一家家的走, 老肖对自己生存的大山的周边环境也用自己的脚, 自己的眼, 做了最细致的观察, 还将几个邻里的房屋, 工具,田地等等各种情况都有了一些表面的了解。
从这些细节上,多用几分心思,将看到的和家里刚买回来的书相互印证,不断充实老肖对这个时代的认知。也不断的了解这个世界的科技生活水平,不说能做出什么论文研究来,好歹以后的生活中,知道一个大概的分寸。这也是很不错的收获了。生活最实在的智慧就是,人要懂得什么叫和光同尘,什么叫滴水如海。无论是什么时代,在身份不够的时候,越是不起眼越是安全。
说来也是老肖他们苦啊,一直都觉得是回到了历史中的某一个时代,可谁知道这现实比想象的更牛掰!
什么历史中,简直就是穿到了外太空,明明看着字没错,是汉字;衣裳也没错,无论男女老少,长短宽窄,衣襟总是右衽;连着工具也款式雷同。可偏偏,史书里头却少了一半熟悉的朝代,没了三成本该璀璨光华的名人才子,整个的历史,从汉朝开始,就诡异的开始转弯,后面就没有几个接的上的。
老肖和儿子唯一能确定的是,如今约莫在北宋时期,具体年份不用想,肯定是不知道的。要知道光是这么个大概,已经和耗费这父子两个精神了。费劲的掰着手指头,用肖海涛藏到了床底下的某本课本知识,进行大致的对比排列之后才折腾明白。
到了这个程度,再想往细致里寻是不可能了。一来,信息传递和考据不容易,就他们这水平,实在是有些为难人。二来,作为山民,他们似乎也没有知道的必要,能顺顺当当的过日子,才是他们该有的追求。
老肖在走动中将自己不住的往这个时代的人的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