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6 / 8)
,小金花季洁小朋友也即将进入幼儿园,至于大公子季风,已经接受现实,等毕业后回家继承父业,学做生意。
原本上知州大学的苏敏,被北京某211大学录取,顺利就读她之前规划过的传媒方向的国际贸易专业,而季家二女儿季忆,终于如她所愿,进入了电影学院。
梅奶奶甚感安慰。
通过曲仲生的推荐,季忆陆陆续续拍了几部电影,虽然都是一些芝麻小角色,但是季忆异常珍惜机会,听苏敏的话,好好磨练演技。
《十六岁的烦恼》和苏敏预测的一样,票房大卖,慕璟川第一次电影投资的收益达到80%,大大鼓舞了他的后续动作。
这80%的收益,慕璟川本想与苏敏这个牵头人分账,但是苏敏没有接受。这不过是对他曾经对她的支持和信任的一种回报而已。
慕璟川索性拉拢她一起投资电影,哪怕钱少一些也不要紧。
他和曲仲生已经达成深度合作。
曲仲生拍的都是小成本电影,拿过不少奖,每部电影都有口皆碑。
苏敏也不扭捏,既然慕璟川都不嫌弃她投资小,她就投。她把小吃店和精品店分红赚得来的钱投入到慕璟川的电影当中去。
慕璟川如此做的原因当然简单,就是看中苏敏的能力和眼光。
这两年慕璟川也很忙,地产公司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差不多,马上启动。
慕璟川的公司不是什么大公司,就是十个人的小公司。他们拿到土地之后要办的事情是,上图纸、审批拿施工证、找银行贷款、找扎实的承建商,之后筹备预售,定制方案。
苏敏记得前世楼市是从2003-2004年火起来的,当时很多楼盘,一放盘就被销售而空。
苏敏不懂盖房子,但是她觉得做任何生意都是一个道理,定位和产品才是最重要的。任何一个品牌,核心是产品,后续才是如何维护和客户的关系。
在没有品牌优势的情况下,你要凸显出产品的优势,才能在价格战中突围出来。比如你在设计上下功夫、在房子的细节上下功夫,甚至可以做精装修楼盘。
所以她建议慕璟川先做足前期的准备工作,再利用现在廉价的建材成本和劳动力把房子盖起来,捂盘待售。
等待的过程有点长,但是回报会很丰厚。
2001年,精装修这个概念还是个新词,慕璟川打算在这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