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9章 儒军二十八营(大改)(2 / 3)
相掩,后君之德泽,未足恃也。”
意思是说,满清建国的时候,杀人太多,造孽太重,即使以后的君王不错,也不能弥补那些开国者的罪孽,因此他们所谓的好,是靠不住了。
从历史的眼光看,这位年轻的赵烈文比曾国藩的眼光高多了!
而有了麦柯等人的助推器以后,曾国藩的观点就更加站不住脚了。
曾国藩实际上也不得不为,他总不能把自己辅佐了几十年的满清说得一无是处吧?
因此他也只能瞪着眼说瞎话,明知不可为,却偏要为止,说的话简直就是不讲理,一味对满清愚忠了。
虽然二人意见相左,曾国藩对他的欣赏却与日俱增!
因为,丁善庆一说需要个名厉害的助手,曾国藩第一个就想到了赵烈文。
曾国藩不是没有想到他手下的其他大员。
可是一方面他们都已经各自负责一摊,难以脱身;另一方,他也认为他们并非是合格的人选。
某一个方面,也许他们不错,但是全面衡量,他们却不是可以独挡一面,独力承当大局的文武双全人才。
而且这种文武双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武双全,而是富有开拓进取,满怀创新精神的文武双全!
这个赵烈文呢,曾国藩承认,他不少方面比自己都厉害!
因此,他依然派出他来担任这个儒家军司令。
虽然是副的,但是和正的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丁善庆的心思还有岳麓书院,还有军事理论的研究。
同时,即使是参与军事,他也主要在军队建设上,而不是在军事管理上,更不在打仗上面。
因此,今天的两军对垒,实际就是赵烈文对羊种!
赵烈文的六万儒家军,按照二十八字营的编制,背靠岳麓山,有人站队列,有人守营盘,军纪森严,张弛有度,竟然呈现出凛凛军威。
羊种带领的是羊家子弟兵,一共三个军!
这三个军全体出动,兵分左右,对阵儒家军。
羊种中军阵中,居中指挥,两军在他左右,各有一杆认军旗。
右面那个军是永恒军,认军旗上两个斗大的楷书:永恒!
左面那个军是永生军,认军旗上也是斗大两个字:永生!
中间还有一个军,认军旗上,则有四个大字:耶稣精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