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开办中医馆(2 / 3)
此很放心她开中医馆。
一切准备妥当后,谢文浩请了【同仁堂】的首席中医刘维志帮忙对鹭园内的中医馆进行装修规划,另外仿照【同仁堂】打造了一套高规格的中药柜,以及定制了相应的中医器材。包括诊断设备、针疗设备、灸疗设备、中药熏洗设备、治疗床,以及消毒等等设备。
因为最新的法规,开设中医馆不像以前那么简单,必须要满足很多条件,其中就有场地、设施以及人员和资金,都要满足条件。
注册资金不得少于五十万,这对谢文浩来说没什么困难。场地面积不得少于两百平米,各个诊室独立使用面积不得低于十平米,中药房不得低于三十平米,煎药室最少也得十平米。
若是在大城市中,这样的要求可能会麻烦点,但是对于农村来说,最不缺的就是土地面积。谢文浩划拨给朱婉瑶开设中医馆的院落的建筑总面积就超过了一千多平米,因此这些对他来说也不是问题。
设备有钱就能买到,更何况有刘维志帮忙,需要的所有设备都是最好的,不用担心会买到劣质货。最让谢文浩感到麻烦的是人员配备,开设中医馆,不得少于三个科室,中药房、煎药室、中医治病室。
人员也需要四名以上的中医师,还必须是有国家相关资格证的执业医师,两名以上的护士,以及一名以上的中药人员,最关键的是负责人必须是五年以上的主治中医资格中医师。
护士和中药人员,朱婉瑶说她有办法可以雇佣过来,毕竟她自己就是护理专业毕业的,认识很多担任护士的同学,只要工资开的上去,聘请几名护士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五年以上的主治医师和四名中医师,她就表示无能为力了。
最后还是刘维志又一次帮了他们的大忙,说他可以给谢文浩介绍几名相关的中医师过来,其中就有一名是他的徒弟。
这让谢文浩大喜过望,他这才想起来,【同仁堂】不仅是江南省最大的中药店,同时也是一家中医馆,经营业务很广泛。
但是刘维志的帮忙也不是白帮的,他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谢文浩必须给他提供高品质的中药材。自从去年从谢文浩手上搞到不少的中药材后,他惊讶的发现谢文浩提供的那些人工种植的中药材,药效竟然可以比拟野生的中药材。
这让刘维志开始惦记上了谢文浩的药材,可惜谢文浩卖了那一批之后,就再也不肯卖给他了,让刘维志很是失望。这次好不容易有能和谢文浩拉上关系的地方,他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