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道不同(2 / 3)
惯,但要说茶楼里什么人最多?自然也是已经退休的老人们最多。
虽然说很多年轻人也喜欢喝早茶,但有两个因素却是这些年轻人一道过不去的坎。
一个就是需要上班,一个是无法早起。所以喝早茶的主要人群是老年人,全国各种情况也差不多。
而银桑很快就带着他们、来到了一座健在园林中的古建筑跟前,那牌匾上面就写着曲院风荷四个字。
走进去一看真是名符其实,银桑带着他们在靠着荷花池的桌子坐下,徐徐清风伴着幽幽的荷花香,沁人心脾。
一壶西湖龙井茶送了上来,还有酥饼、绿豆糕、藕粉等十多样点心摆了一桌。
清若凝细细品了下龙井茶,味道的确跟她在家里面喝的不一样,也说不上哪个的味道更胜一筹。
不过,就单凭在这样的环境中喝茶,就比自己在家里那种感觉就大不一样。
期间银桑一直热情的介绍着桌子上的各种点心,介绍完一个就招呼清若凝和陆浩辰尝尝,清若凝和陆浩辰也一一尝试。
味道各有千秋,但清若凝和陆浩辰都是地道的岭南人。若是说到点心方面,这些跟岭南早茶的花样数不尽点心比起来,两人自然是觉得并没有多少出彩之处的。
但这也并不能说明杭城的点心就比不上岭南的,毕竟每一个地方的人都有每一个地方有自己的口味。就像上海人喜欢甜,广东人喜欢清淡,四川人喜欢麻辣一样,众口难调。
而来到这里了,自然要品尝一下这里地道的味道,清若凝一番细细品尝下来,还是能感觉到其中不同。
毕竟,这里几乎每一个小点心都自己的故事和传承历史,比起岭南那边花样繁多只追求味道的点心来说。
这里的点心坚持按照传统做法,吃起来可能味道一般,但听了介绍后吃起来让人确实感觉多了一种无法言喻的韵味。
银桑不停的跟清若凝说些这些点心的历史和故事,而陆浩辰对这些并不是太感兴趣,所以便安静的坐着喝茶,偶尔吃一两个清若凝尝过,觉得味道不错给夹到他碗里的点心。
而银杏则全程都在瞪着陆浩辰,陆浩辰却一眼也没有给她,银杏瞪着一会憋不住开口道:“你们好像也读高一,岭南的那边的学校,现在难道还在放假吗?”
陆浩辰看了她一眼淡淡道:“我们成绩好,这来玩一头半个月的根本不是个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