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讨薪风波(1 / 5)
见永梁进来,赵老太太说:“永梁,秋月再大逆不道,也是当娘的心头肉啊,他爹可以不认,我却不能不管,希望你能理解。今天晚上我们娘俩就在这里打扰一晚,明天就另找住处,我想让她在水北呆一段时间。”
永梁忙道:“老太太,我能理解。都是年轻人,谁能不犯个错?这事就过去了,您以后不要再提。”
说着,永梁掏出一个纸包,里面是二千块钱。他把纸包交给赵春花,对老太太说:“在水北生活不易,这是二千块钱,您拿着,如果不够,再让我姐给我要。如果有什么其它事情,可以找常勇帮忙,他这里人头还是比较熟的。”
赵母赶紧站起来说道:“永梁,这可不行,你帮我们太多了,这钱我可没脸接。”
赵春花说道:“娘,你就收下吧。永梁不是外人,再说你身上没多少钱,在水北生活我也不放心。快别说这个了,我们还得忙别的事呢。”
见老太太还要说什么,王永梁已经不再纠缠这个问题了,他把常勇叫进来,仔细叮嘱他一番,就起身回了自己房间。
自始至终,王永梁都没和赵秋月说话,他对这个女人一点好感也没有,之所以帮她,全是看在赵春花的面子上,现在事情算是解决了,永梁也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一早,王永梁就和赵兰开车回了面粉厂。至于王永水的丧事,自有王祥帮率领村支部一干人等帮着办理,想来应是十分妥帖,他也没有兴趣参与。
想起在王吉安家说的话,王永梁让赵兰到他办公室,对她说:“年前有几件事,你记一下。一是以厂里名义成立一个‘助老扶困基金’,当然钱由我个人出。主要资助村里五十岁以上的老人,我的意思是五十岁以上每人每月五块钱,六十以上十元,以此类推,每增加十岁增加五块钱,家里特殊困难的,也可以资助。二是在厂里大力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我的本意是推动传统文化教育,但现在不大提倡什么忠孝信义,提倡的是社会主义新风尚,反正也差不多吧。我已经和帮叔初步交流过,村里也要搞,对厂里评选出的文明个人和村里评出的文明户,厂里出资予以奖励,暂定每人或每户100元吧。这两件事,你要和村里协调一下,看定个什么评选标准,但有一条,绝对不能搞成形式主义。对了,建材市场那边也如此办理。”
“另外,看村里的路桥或者水利方面需要修缮的,厂里也要资助一下。年前先统计,等开春后就动手。”
“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