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高平未来一席谈(一)(2 / 3)
苦我也知道。永梁,你说,我这些经历、这些经验,岂是那些只知寻章摘句的书生能比的?对我从政是不是大有好处?”林光远问道。
“那当然。林叔,你就像一棵树,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岂是他们能比的。”永梁答道。他当然知道,前世的好多大领导都是知青出身,他们从基层一步步干上来,无论是机谋之深,还是心志之坚,的确不是那些在温室里长大的花花草草所能比的。
“可惜,我们的老百姓太苦了,有时候吃一顿饱饭都难。好在改革开放这几年,他们的生活逐渐改善了,我这心里也感到非常欣慰啊。”林光远接着说道。
“跟农村没有极深感情的人是说不出这话的,林叔,我敬佩你。可笑那些城里人却一直在笑话农村的落后、农民的愚昧,他却不想想,要没有这些农民的辛苦劳动,他们吃啥、穿啥,还整天得瑟啥?”永梁说道。
“哈哈,你这话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没有粮食,你能吃得白白胖胖?没有衣料,你还臭美啥?”林光远说完,和永梁两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
“行了,别笑了。说说你大驾光临的理由吧?”说笑了一阵,林光远对永梁说道。
“林叔,我现在开了一个小饭店,想把它的规模扩大一些。”永梁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林光远听完永梁说完,没有立即表态,而是转移了话题:“永梁,你和小冉打的赌,我知道;你在王庄村和南寺的所作所为,包括你给老百姓做的那些事,我也知道。你走的是发展工业,然后反哺农业的路子,我非常赞成。我也想仿效你,给全县的老百姓谋一份福利。所以,我想听听你对咱们县的经济形势进行一下分析,看一看发展不起来的症结在哪里?”
“林叔,你这不是问道于肓吗?守着你这县太爷,我可不敢关公面前卖大刀。”永梁谦虚道。
“行了,你小子,别跟我卖乖,快说,不许藏私。说实在的,你今天不来,我也要找你去,看着县里的经济没有起色,我也着急啊。”林光远说道。
“那行,林叔,那我就卖弄一番?”永梁道。
“快说吧,小子,我洗耳恭听。”林光远不耐烦地道。
“林叔,要号准高平经济的脉,就得先看看高平的现状。高平的现状是什么?是‘半条马路一盏灯,一个喇叭全城听’。这句话虽略有夸大,但也确实反映出了高平的现状。我认为,造成高平经济没有起色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机制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