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与老书记一席谈(2 / 3)
章好啊,的确是真知灼见。”张向水一上来就赞了一句。
“是谁前两天还在为我担心来着?”张文燕说着,端起茶杯,优雅地品了一口。
“是啊,说起来惭愧。我也是老党员了,要说政治理论不比你这副部长差,可前段日子,报纸上的批评言论太过猛烈,以至于我也产生了怀疑和动摇。惭愧啊。”张向水说道。
永梁心说,这老一辈革命家就是胸怀宽阔,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这是非常可贵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在他们身上确实发生了威力。
“这些天我也在思考,我们浴血奋战为了什么?我们党的执政第一要务是什么?现在我想明白了,说白了,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你那篇文章写得确实好,每读一遍都有收获啊。”
尽管文章的作者是自己的女儿,这样夸赞未免有显摆之嫌,但张向水还是不吝赞美之词,看来那篇文章确实触及了他的灵魂。
“爸,您使劲夸吧,反正文章的真正作者是永梁,不是您闺女。”张文燕笑道。
“什么?永梁,你写的?”张向水一惊,看向永梁。
“我执笔,主要还是部长自己的想法。”永梁遮掩了一句,暗中看了张文燕一眼。
“不错,不错,后生可畏,孺子可教!”张向水人老成精,永梁的这点小把戏如何能瞒得过他,瞬间理解了永梁的意思。
张向水用了两个成语,后生可畏和孺子可教。
后生可畏,是赞永梁的理论水平高,政治敏锐性强;
孺子可教,是说永梁深得官场三味。
永梁如果自己署名发表,对他一个刚入官场的新兵来说,根本不可能获得多少政治利益,而让给张文燕,却恰恰相反。永梁虽然看似没有什么收获,但却能收获张文燕的赏识,张文燕肯定是他以后仕途上的一大助力,这个收获显然比以自己的名义发表一篇文章要实惠得多。
“爸,您叫我回来,不会是为了夸奖我几句吧?”张文燕问道。
“燕儿,你知道你的短板是什么吗?”张向水问道。
“爸,自从我工作以后,一直都在务虚,我的短板当然是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张文燕道。
“对。你的工作能力有,理论水平也不低,但就是缺乏基层工作经验。这一条很可能会限制你的发展。现在条件已经成熟,可以考虑务务实了。”张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