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曲爱民到访(二)(2 / 3)
文不买贱的,只买贵的,凡迟光西内弟送来的棉花绝对以最高等级、最高价格收购。
几年前,纺织企业红火的时候,三厂花了200多万元,在市里买了一个倒闭的工厂,大概有200亩地,准备扩大再生产,后来因为市场不景气,扩大再生产的事就停了下来,置办的那块地也就一直荒弃着。
不知道申学文如何弄的,说厂里欠迟光西内弟80万元,就把那块地抵了。先不说这个债务是不是真的,就算是真的,三厂账面就亏120万元,更别说这几年因为房地产开发,土地溢价,200亩地已经远不是200万的价值了。
第四,受贿。三厂是一个接近2000人的大厂,申学文掌握着人事大权,要找他调岗、升职的人有的是,但不给他送钱那是想也不要想。后来大家都知道了,调岗的最低五千,升职的最低一万。而且,他儿子申小伟经常以帮人调岗、升职为诱饵,没少玩弄了车间女工——这一点,也成了申小伟炫耀的资本,他并不避讳,永梁已经领教了。
听了曲爱民的介绍,王永梁在震惊之余,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申学文如此明目张胆,甚至连遮羞布都不要,这放在前世他重生那会儿是不可思议的事。
现在法制还不是非常健全,尤其是国企改革,里面好多漏洞可以钻。工人们大部分都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心理,完全没有了建国初期那种主人翁意识,不得不说,这是权本位带来的失败和恶果,加上对强权的畏惧,没人愿意也没人敢于大胆揭发,才使得申学文越来胆子越大,甚至觉得自己无论做得多出格,都不会有人敢出头。
……
王永梁相信曲爱民,他也知道市里的安排,申学文、迟光西、申小伟、包括迟光西内弟,都逃不过牢狱之灾,不过就是等事实查清楚,数字落实准确,量刑的高低而已。
他现在考虑的不是这些,他已经在考虑如何善后了。
“曲厂长,班子里除了你之外,其他副厂长清白吗?”永梁问道。
“除了我是因为技术好当上的副厂长,其他人都是申学文提拔的亲信。当然,我是老厂长白木河提拔的,如果申学文当政,我就是技术再好,也提拔不起来。”曲爱民道。
“你为什么没有跟他们同流合污呢?”永梁好奇地问道。
“王主任,说实在话,倒真不是有多高的思想觉悟,而是觉得他们这样搞,迟早会进去。不跟他们同流合污,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