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国企改革试点(2 / 3)
申学文事件让张文燕的威望又得到了提升,但此时,她却无心感受这些荣耀,她正为纺织业的现状和未来发愁。
申学文事件看似是他个人帷德不修、私欲膨胀造成的,其实还是制度上有漏洞,厂长权利过大,为所欲为,无人节制,加上工人主人翁意识逐渐淡薄,自觉监督的群众基础已经不存在,这才造成了他的悲剧。
张文燕在想的是如何从制度上堵塞权力漏洞,从根子上杜绝类似事件发生,就像前世所说的“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但想归想,实施起来非常有难度,因为牵涉到了方方面面的利益,她连续开了好几次市长办公室专题研究这个问题,都没有得出结论。
她让吴芸打电话,把永梁叫到办公室。
“永梁,我现在为国企改革的事发愁,你有没有好办法?”
“这几天我也在想这个问题。你看这样好不好?整个国企改革先放一放,牵涉的面很广,弄不好就会产生不稳定因素。既然三厂出了问题,就以三厂为试点,进行改革,总结经验教训,这样再全面推开,比较稳妥一些。”王永梁其实对这个问题早有考虑,也已经有了计划,此时张文燕问了自己,回答起来自然胸有成竹。
“这个思路倒是可以,市长办公会也对此有所讨论。我考虑的是如何从制度上杜绝腐败,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张文燕说道。
“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门科学,当然最成熟的还是西方发达国家。我们为什么不考虑借用外国或者香港的先进管理经验?搞合资企业,一来可以利用外资和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二来拓宽出口渠道。这样就可以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不贬值,而且还可以创造价值。”王永梁说道。
“你的意思是政府部门完全脱离企业管理,让企业放手经营,还是你说的当裁判员,不当运动员?”
“对。就是这个意思。”王永梁点点头道。
“这倒是一个好想法。再好的制度也会有漏洞,更不能指望管理者个人道德和思想觉悟提高,还不如完全撇开这个问题。我再想一想。”
……
出乎王永梁预料,市长办公会很快通过了张文燕提出的在三厂搞合资试点的建议,其它纺织企业则围绕“全面调整、减量增效、优化结构、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通过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强化管理、夯实基础、推进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调整纺织产业和产品结构等工作,务必使全行业得到稳定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