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3 / 7)
文惠有一句不好下筷子了。
夏来保是太原本地人,有经的多,什么不知道。就与刘文惠道:“你家平时肯定与大明寺给香油给的多,不然也受不着这样的腊八粥了。你们小年轻哪里知道,这些佛寺也惯是势利的,同样都是信众,人家腊八粥也分出几品呢!”
虽说今日原是为了报账查账来的,但是这会儿大家在暖融融的花厅里喝腊八粥,也不急着这时候就做事,年轻人就起哄要听夏掌柜说这掌柜,就是祯娘也有些兴趣。她看这些佛寺庵堂并没有太多敬畏,也不觉得多不可接受,当个新闻听倒是好。
夏来保清了清嗓子便道:“你们不知道,大寺庙里的腊八粥都要分作三等,头一等就是刘小子说的那样,你说繁琐太过也不算错,一般人家也不会熬这样的腊八粥,这本来还是从京城传来的粥样子呢!就说京城和天津的腊八粥最是精细。”
说着又指了指自己道:“咱们山西这边的腊八粥是另一个样子,我们管叫八宝粥,用小米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绿豆、小枣,还有粘黄米、大米、江米等煮之。多数人家都是吃这种,这也是寺院里的第二等粥了,熬地浓稠稠的送到一般信众家里——这也是为了提醒那些信奉的来年还要记得进佛。”
到最后夏来保才像是叹了一口气道:“还有最次一等的,材料和第二等是一般的,只是用的是差料,放的也薄。拿那大锅煮了就在寺庙前头布施给一些取粥的人——不要小看,好多人家指着这一碗薄粥过节哩!”
夏来保自己也是有过苦日子的,当初生意失败,在外头漂泊的日子好长都是寄宿在寺庙里。说是寄宿其实也是要钱的,只是比起外头客店收的少些罢了。就是那一段生活,夏来保把这些事都看得透透的了。
腊八粥到底只是一件小事,等用过了这一顿腊八粥,大家还是说起今日的正事来——夏来保等人把各自管理生意的账房查账结果拿出来,祯娘自然不会当面翻检,实际上这也不是一会儿做得完的,要后头给家里账房验看。
几个人算是详细谈了谈如今山西生意的局势,至少是和祯娘的作坊生意有关的局势。说到山西的生意,略不过去的就是晋商,然后还有本地的官员一系、卫所一系,再然后就是祯娘生意的上游——下游的话是祯娘自己解决的,直接送到了东南。
卫所靠着周世泽的背景能够摆平,可别看如今的官职不算拔尖,只要他是卫所子弟,在那些人眼里这就是自己人。至于官员上头,人家又不是本地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