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3 / 7)
的故事,所有人包括祯娘身后跟着的丫鬟们都陷入了思索。祯娘谢过这位外国商人,把许诺的报酬翻倍付出这是值得的,祯娘心里想到了很重要的事。然后再这人的千恩万谢中离开回家。
在回去的马车上,红豆从刚才的故事中醒悟过来,惊叹又奇怪。一边整理车窗上帘子的穗儿,一边道:“实在是稀罕啊,原来这小小的糖,还有这许多道理和故事,实在想不通他们为这个打过仗杀过人。”
这有什么奇怪的,这世界上为了利益打仗杀人的还少么!才不是为了本身甜味的糖做这些,而是为了甜蜜的糖背后的金钱做这些。只要想到这一点,也就全想通了。
糖的故事开始的很早,在大约两千年前,天竺就栽种了甘蔗,之后熬糖技术也是从这里开始出现。虽然开始的很早,传到其他地方却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进入中原算早,也是隋唐之前那一段时间了。
和传到中原、日本等地相反的地方,甘蔗还随着阿拉伯人进入了天竺西方诸国。然后随着阿拉伯人的血与剑,征服了一个名为伊比利亚的半岛,用来大片种植甘蔗就是这时候开始的。
之后又经过许许多多的战争,使得西夷踏足了不曾了解的土地,发现并了解了甘蔗这种作物这时候糖业贸易就产生了。不过那时候因为强大的水军和巨额的财富,名为威尼斯的城市掌控了地中海的要塞和贸易站,独占了糖业贸易的巨大利润。
对于大明来说,糖还算是一件普通的东西。或者说到宋朝,也绝对算不上是一件昂贵东西,就是穷人,咬咬牙也能让家里尝尝味儿。而与宋朝差不多同时代的欧罗巴则完全不同,蜂蜜是唯一的天然的加甜物,十分珍贵。
这一点从他们的神话中说‘天堂是流淌着奶与蜜的地方’就知道了,中原不是也说天庭有琼浆玉液,琼浆玉液的珍贵是中原人能够理解的,那么也就知道蜂蜜对于那时候的欧罗巴是什么。
等到糖传入,确实让欧罗巴贵族惊叹,‘不飞蜜蜂也淌蜜’,名气大的很。只是这样说并不直观,非要用真金白银衡量,明文记载的,在宋朝时贩运到欧罗巴的糖价值等于同等重量的黄金。
只不过那时候糖还是真正的奢侈品,市场不大,利益巨大也不过是让威尼斯商人赚了大钱。直到近百年前,一切才有所改变。欧罗巴大陆上的人工商业大兴,发现了亚美利加,航海贸易空前繁荣,许多欧罗巴人迅速变得有钱起来,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吃得起糖,这市场才变得无比广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