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1 / 7)
由祯娘发帖子的酒席当然是人人都到了, 然后祯娘当众把意思一说,并且首先出了五万两。大家不管是愿意的还是不愿意的, 最后也只能乖乖思虑该出多少, 而不是出不出。心里抱怨最多的大概是祯娘真是舍得, 五万两的调子可是起的高, 她出五万,其余的总不能几百一千就应付罢。
就好像你自家凑份子,与亲朋好友过生日。虽说可以按着等级递减, 小辈都可以少一些。但也没有大家都是几百几十,到了你这里就成了几两了。自己不觉得丢人倒是小事, 只怕大家如何看呢!
世情如此,所以大家所谓出钱出力都是比照着来的。祯娘这五万两好比就是鱼饵, 有些人鱼饵用的一般,所以只能有小鱼小虾上钩。有些人鱼饵好,那就引的来大鱼——五万两确实是好鱼饵了。
这种情形大家也不免感叹, 周参将果然是一个舍得的, 能做大事呢!为了让大家入瓮, 竟然舍了自己五万两银子!这才真是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只是拿孩子套狼的事情大家见得多了, 却没见到这样拿自家孩子套狼的。
再加上流传的, 可是会影响周参将的观感——而到时候买债券可是看人家脸色,大家一时大方起来。方家大太太就眼珠一转,最先响应道:“我不敢与参将夫人比肩, 就低一等,出上三万两银子。”
方家二太太就私底下嗤笑了一声, 方家如今还没有分家,这种事似乎该算一家人的,其实不然。他们家的规矩,虽然没分家,子孙们却可以经营各自小家庭。方家大太太为了将来的债券先花这一笔,受益的自然也只能是他们大房。
然而表面上是嗤之以鼻,心里又何尝不是羡慕。大太太娘家富贵双全,嫁的也是长子,如今还是家里的当家夫人。手上可以支配调度的银钱不知多少——这又是一个和那顾祯娘一样生来命好的,她心中忍不住忿忿。
最终事情果然如愿,在泉州这些有钱妇人的‘踊跃’支持下,最终凑出了八十七万两银子。按照之前估计的,整个福建水师订单价格在二百万两上下来计算,这笔银子何止是定金,若是遇到一个贪腐的,能把好大一块搂到自己怀里。
周世泽当然不是这种人,甚至他没有让这笔银子在账上走过。直接把定金下给了信誉良好的船厂、火药厂这些厂子,至于剩下的也尽可能花掉——找钱的时候很难,花钱的时候却很容易,特别是为了一支水师花钱,那真是如流水一样。
周世泽这就是趁人不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