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请注意,现在我是皇帝(13 / 17)
守河阳,别作一家计较。”
请仔细分析这些话里的内蕴,为什么要说“如不利,则使赵普分兵守河阳……”?为什么不是赵匡胤本人来下令如何应对?因为赵匡胤已经决心与李筠决一死战,不胜即死,绝无二志!而且他非常清楚,自己家里的人都太嫩了,连最年长的二弟光义都挑不起大梁,真要到了那一步,都得倚仗赵普来支撑危局才行……就这样,赵匡胤率领大军,不顾一切冲上了太行山!
史称“山路险峻多石,帝先于马上负数石,将士因争负之,即日平为大道”,全军迅速翻越巍巍太行,出乎潞州军意料之外,突然出现在泽州城下。
战局至此,李筠已经彻底失败了,他唯一的机会已经在他稍微犹豫的时候从他的指缝中迅速溜走。而且他没有料到,赵匡胤敢在刚刚建国,人心未定的时候就远离国都,御驾亲征。这严重打击了潞州军的士气,随后在泽州城南爆发的第一场主力决战中,李筠近三万人的大军被石守信、高怀德所部击溃,李筠狼狈逃回泽州城,回城之后才知道,这一仗下来他还是有所收获的。
北汉派来的监军卢赞,还有北汉的河阳节度使范守图,连同那几千个老弱病残的北汉兵都被宋朝的军队给咔嚓了。唉,累赘都死了,应该高兴啊,可是直到这时,李筠才能体会出刘钧还有那些北汉的朋友们对他是真心实意的。你看,人家为了他,把命都搭上了,这样的诚意难道还不够吗?
就算是为了这些为他而死的朋友们,他也得继续战斗,绝不投降!
于是赵匡胤带着全国大半军队在泽州城外日夜围攻,操练了近半个月,可还是攻不进去。这时候新的问题就出现了,时间,要命的时候开始对赵匡胤不利。全国各地的大小节度使,尤其是南边扬州的李重进,都在盯着泽州城,都在蠢蠢欲动,而赵匡胤的筹码都压在了李筠这里,其他的地方都是空的!
也就是说,现在已经不是能不能抓住李筠的问题,而是李筠能不能拖着赵匡胤一起下地狱的问题。
局势要求赵匡胤就算是拿他本人拿牙去咬,也得马上把泽州城的城墙啃破。于是皇帝下旨重赏三军,不惜一切代价攻进泽州城!
这时候赵匡胤的老班底站了出来,殿前司控鹤左厢都指挥使马全义(当年赵匡胤受柴荣的命令召集天下壮士扩建禁军,殿前司诸班中有散员、散指挥使、内殿直、散都头、铁骑、控鹤之名号。马全义是控鹤班中的一部分)率几十个敢死军冒着箭雨仰攻泽州城头。史称“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