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战江山野狐岭(5 / 12)
转化成了烧向自己人的怒火。他把独吉思忠火线撤职,改由完颜承裕裁夺军事。
临战换将不能说一定就是错的,但是连自己的手下是什么人都不知道就无法原谅了。独吉思忠是失败了,可他自始至终都顶在第一线,与蒙古人寸土必争。新上任的完颜承裕呢,他太聪明了。
完颜承裕被蒙古军队狂风暴雨般的攻势所震慑,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正面抵挡。准确地说,是无法在军事常识的攻防体系里抵挡,于是他用了个不大常见的招数。
他主动放弃了桓、昌、抚三州,直接退向野狐岭。
这实在愚不可及。
桓、昌、抚三州是金国北疆上多年经营的要塞,城墙坚固,粮草充足,运用得当的话,足以滞怠蒙古铁骑的速度。哪怕不能真的挡住,也会让蒙古战士大量减员。退一万步说,蒙古军队与之死拼,越过它直奔金国都城,那么在蒙古军队背后,这三座要塞就会变成蒙古人的隐患,会像当年辽国萧太后进犯澶渊之后,附在辽军背后的定州大阵,让契丹人不敢与宋军真的决一死战。
更进一步,如果完颜承裕把手中庞大的四十余万兵力合理分配,比如各分一半,分守三州、野狐岭的话,就会形成更有效的阶梯式防御,让蒙古人流尽可能多的血,从而使中都安全。
这些他都没有想到。
事实上,自从他下令全军退守野狐岭,就让金国的整体实力乃至国运下降了一个档次。桓、昌、抚三州富裕殷实的民生、粮食落入蒙古人的虎口还不算什么,重要的是桓州的牧监。
那是金国最重要的军马场,里面有数以百万计的精良战马,那是当时最重要的战械,没有任何东西能与之相比。
北宋丢掉灵州之后什么样,金国丢掉桓州就什么样。堂堂金国,同样以弓马起家的塞北民族,从此之后居然要为战马而发愁了。
战争嗅觉超级敏锐的成吉思汗当然不会放过送到嘴边的肥肉,他的部队像蝗虫一样扫过金国北疆三州,所过之处,一根毛都没给女真人留下。
剩下的就是退进山里的完颜承裕了。
让我们再次回忆一下关于习惯性思维的问题。西夏人在战场上百年不变,一条道跑到黑,从前怎么死现在就怎么败。
女真人也一样。
独吉思忠在几天前因为兵力平均分配在六百里的长墙上,导致蒙古军队以点破面,长驱直入。几天后完颜承裕在野狐岭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