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西域传说(17 / 21)
失吉忽突忽是蒙古帝国的大断事官,负责掌管民户分配、审断刑狱、惩治盗贼、察伪施刑,在帝国中位高权重,在最早确立的九十九个千户那颜中排名第十八位,享有九罪不罚的特权,是第一等的蒙古贵人。成吉思汗之所以派他出征,完全是蔑视摩诃末家族,想把这最后一击的荣耀赠送给义弟,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失吉忽突忽出征,连同他本人在内,都忘了一个事实——他是个民事官,不是个职业军人。当时的每一个蒙古人都不觉得这有什么风险,因为自漠北起家以来,蒙古士兵们只要骑上了马,弯弓搭箭之后,就再没有什么敌人能保持着尊严离开。
贪婪到愚蠢、怯懦到变态的摩诃末家族凭什么能例外?蒙古军不必由哪位名将临阵,只需要保持着蒙古士兵们的正常状态,战力就足够了。
抱着这种想法,三万蒙古精骑进抵八鲁湾,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等待他们的居然是全军覆没!这是个让世人震惊到无法相信的战绩,是蒙古起兵以来前所未有的大败,甚至翻阅蒙古战史,这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失败。
由扎阑丁所创造,由花剌子模人所缔造。
限于史料的缺失,时至今日没有谁能清楚地知道当时扎阑丁是怎样指挥的,凭什么创造了这样的奇迹。我们能知道的,只有两点:第一,八鲁湾很可能并不是喀布尔以北喷赤哈尔河谷中的那个八鲁湾,而是喀布尔以南卢加尔可源处的八鲁湾城;第二,战场上,扎阑丁命令部下下马,把马缰绳拴在腰带上,与蒙古军作战。
关于第一点,不管是哪个八鲁湾都无关本质。蒙古军已经不是当年只熟悉草原作战的部落游骑,多年征战,他们在丘陵、高山、河流、平原、城池等全部地貌都取得过辉煌的胜绩,所以地形不是限制他们战力的因素,而且所有资料都没有显示出他们是中了埋伏。
第二点更像是一个传说,充满了不懂军事的想当然。下马是为什么,是为了节约马力,等待蒙古军战马疲惫,后发制人吗?
马缰绳拴在腰带上,是为了腾出双手,甚至以战马为盾,便于作战吗?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如果下马步战都可以抵挡住蒙古骑兵的冲击,甚至一直等到蒙古骑兵疲惫,那么直接上马力拼不是更简单吗?何必如此费事。
至于以马为盾,或者怕马跑散了,更是无稽之谈。真要是这样,身为马背民族的蒙古战士还能不加以利用?
所有一切的背后都只有一个真相,那就是扎阑丁、灭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