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暮色襄樊(11 / 15)
年时主动参与战争,投奔名将孟珙。孟珙全才,其中识人之明为南宋中晚之冠,多少人都在他的领导下腾飞,为国效力。
李庭芝是孟珙发现的人才中很另类的一个。他聪明,早就意识到纯粹的军人出身绝对无法主持一方,他的理想也就无法实现。
为此,他暂时扔下刀枪,拿起书本,顺利地考中了进士。他重新规划了自己的人生,抢在国家民族大难临头之前迅速在官场上爬升。这时他担任了京湖区域的最高长官之职,以解襄樊之危为当务之急。可是却有了点小麻烦,绊住了他的脚。
范文虎。
在上一次夏贵赴援被击败的战事里,范文虎是参战一员、逃跑一员,可以说全程参与了整件事。这时他表现得非常积极,给贾似道写了封信。
他有这个资格与贾权臣近距离交流,看职务,他是临安禁军殿前司的副都指挥使;看关系,他是吕文德的女婿,和贾相公亲近着呢。
他说,只要给他数万兵马,他就能解襄樊之围。只是希望不接受制置司的命令,能自由发挥。成功之后他不要名利,全都给贾相公。他之所以这么做的全部原因,一来是对贾相公无限的崇敬热爱;二来是为了救襄阳城内的吕氏宗族。
毕竟他的夫人姓吕。
多好的孩子啊,贾似道非常满意,全都答应了。于是救援襄樊的重大任务中,出现了两个主事者。李庭芝、范文虎,谁听谁的?
李庭芝欲快速进军,范文虎很忙,他一边打马球,一边喝酒,回复说正在等旨,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怎么也得贾师臣亲笔批示吧。
时间一天天过去,蒙古军在罐子滩等险要地段不断设栅栏,断绝了襄樊东、西两方向的水上通道,使襄樊两城的物资供给彻底断绝。
虽然此前襄樊号称积有十年之粮,可真正消耗起来谁知道有什么变数,一场大火,一场大雨,都会瞬间改变格局。
时间一天天过去,公元1271年到了,蒙古人在漠北建立了元朝。元,取自《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一句。说实话,从出处论,从字义析,中国历代中的国号,还真的少有其比。忽必烈下令改元“至元”,后世称其为元世祖。
至此,救援襄樊的命令下达了一年多了,李庭芝、范文虎两部还在停留观望中。
元军的动作一贯快速,忽必烈命令蜀川、两淮区域内的元军分别出战,牵制阻挠宋军向襄樊靠拢。这在战略上是对的,可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