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天将雄师(5 / 6)
的铸铜技术所制,看上去像个挖空了的铜柱,长五尺,口呈喇叭形,听刘更生说是为了“散膛压”。此物固定在木制炮架上,可以调整角度,木架又与坚固的轮子相连,在战场上可以短距离推动。
任将军曾感慨说,他让船队从南海岛屿弄来硫磺等物,到处寻找硝矿——对不起印度没厕所。费十年之功,才用炼得的火药做了三种武器,那所谓的“二踢脚”和“喀秋莎”都是杂耍戏的,只有这“炮”才能发扬光大。
身为河中、印度之主,资源和时间虽够,但信得过的人手不足,在火枪和火炮间,任弘选择了后者。经过无数次失败,最终定下几种大小型号,专门带来打罗马人的这一批,命名为“意大利炮”。
这又不知是哪国的鸟语,任将军却振振有词,说什么“器物用来打了什么人,便用何名!”
比如十年前在大宛试过的配重投石机,就叫“大宛砲”,而听说大秦国都城罗马所在之地名为“意大利”,故取此称。
陈汤对这名很无感,士卒们也一样,于是私底下对这武器,有许多称呼,或曰“骠骑将军炮”,或曰“铜将军”。
工匠们则喜欢叫它“子母炮”,因为炮尾中空,可以将装火药和弹丸的子炮塞进去,楔上固定子炮用的木质或铁质炮闩,才能点火射击,如此能减少炸膛的几率,发射起来也快许多。
神机营的工匠士卒们调整好了十门铜炮之际,罗马人的几个方阵,也已沿着狭长的码头朝王宫位置移动,他们的方阵和盾牌,可是连弩砲发射的箭、矛甚至是石头都能硬扛住的!
“不省了,今日不用石弹,用从身毒带来的铁弹!”
神机营的屯长等这天很久了,当初他们炮轰亚历山大城,却打不动厚厚的城墙,让期待“糜烂十里”场面的兄弟部队十分失望,以为无大用,也就声音大能吓唬到埃及人而已。
可今日,他们要打的可不是石制夯土的城墙,而是木制的船,血肉之躯的人!
还有什么,是比密集方阵和停着不动的战船更好的靶子呢?
炮口伸出了塔楼,角度调低,有的瞄准远处的船,有的则瞄准缓慢移动,想要在港口占领阵地的龟壳阵。
火绳是点燃,闪着火花滋滋作响,最后消失在青铜炮尾部,照顾炮的五个人在一旁捂着耳朵。
“砰,砰,砰!”
刨除熄火的两门,城中的王宫码头响起十八声巨响,王宫内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